楓渡清江 作品

第668章 保護國內生態,建國家公園,設皇家文學藝術獎(二合一)

    朱由校瞅了自己這個二兒子一眼,淡淡一笑。

    身為皇帝的他,無時無刻沒有通過東廠等眼線,瞭解大明各階層人的動向。

    要說有沒有生活的貧困的士子,據朱由校所知,的確是有的,自己這個二兒子沒有說謊。

    但真正的原因不是朝廷對其不夠優待。

    而是有的士子既想要清閒的事業,又想獲得足夠好的地位,還要有非常富裕的收入。

    但這個是不符合大明眼下的經濟分配原則的。

    所以,這種符合一些士子想要的生活模式在大明是沒有的。

    朱由校自然清楚,自己這個二兒子突然提這個,明顯是在為自己招攬人心,立自己的賢明人設。

    但朱由校看破不拆破。

    他還沒到要親自下場教育在自己眼裡相當於是個小屁孩,而且是自以為聰明的小屁孩的地步。

    不僅僅是朱由校沒把朱慈燦的話當回事。

    輔臣中圓滑的溫體仁也沒將朱慈燦的話當回事。

    而盧象升也懶得與皇子計較。

    在他看來,皇次子這種伎倆,英明的陛下不會不清楚。

    只有劉鴻訓因為想要打擊朱慈燦表現自己的積極性,而駁斥起來,道:“僕可沒看見有士子多富貴不如百姓者!雖然是有,但他們多是眼高手低之輩!”

    朱慈灼聽劉鴻訓這麼說,臉色有些難看起來。

    因為他清楚記得劉鴻訓之前也說過他眼高手低。

    所以,他現在聽到“眼高手低”四個字就無比的煩躁。

    “還請元輔賜教!”

    但朱慈灼還是禮貌性地拱手回了一句。

    “天下士子已多如過江之鯽,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理工還是文史,皆是如此,尤其是文史中依舊只選擇儒家經學者,多的不可勝數!”

    “對此,內閣也擬定了不少政令,以安排使這些士子實現自己抱負,以及獲得富貴。”

    “首先,內閣鼓勵他們從軍,報考大明講武堂以及新設的其他軍校。”

    “但願意棄文從軍者,還是不夠多,皆因不願意去關外與海外受苦。”

    “其次,內閣也發出鈞旨,鼓勵士子從吏,許多士子也不願意,不願意從吏員幹起,認為自己該直接為七品官!”

    “他們想直接做官,朝廷也理解,內閣也出了政令,凡願意去關外海外者,可直接授官,而且,無論是治理民政的親民官還是治學的儒學官,皆雙俸,考成降低難度,但是,願意報名去關外海外者,依舊不多。”

    “因為他們只想做關內的官!”

    “而且必須是七品以上的官,甚至最好是留在兩京乃至蘇松湖這些地方!”

    “可這些地方,僧多粥少啊,每年等著安排的進士都是數十萬之巨,關內哪有那麼多位置!”

    “而朝廷對所有讀書人的廩食補貼都只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可能不勞動,還能獲得高收入,而且就算是廩食補貼,也和普通百姓的收入差不多,養家餬口是沒問題的!”

    “問題就在於,他們眼高手低,不願意從軍、從吏,也不願意去海外關外,也不願意努力勞動,關鍵還不知節儉,還要過富貴人的生活,明明只靠著朝廷的榮養銀過日子,卻還要納妾,還要出入各類名流集會之地,而遊於權貴之門,而因此舉家食粥,也是咎由自取!”

    劉鴻訓說著就又道:“也就因為他們是漢人,朝廷為了文化興盛,而願意出錢養著他們,但若是外夷,這樣的人,就是餓死,也不管的。”

    “那朝廷也沒必要給退伍軍人給這麼高的補貼,退伍軍人補貼裡,最少的規模都夠普通之家五年的收入!甚至如果願意去礦區任監工的,給雙倍,乃至三倍,雖說是因為那些地方苦寒偏僻,待遇給少了,沒誰願意去,但其實朝廷也沒必要非在海外和關外去開闢殖民區採礦,關內不少地方也有礦,就在關內開採不就好了嗎,如此就能把成本省下來了!”

    朱慈燦說道。

    “這不一樣!”

    盧象升這時候回了一句,然後解釋道:“殿下!國內乃華夏龍脈之地,元氣所在,不能開採,而傷了元氣,會破壞生態!科學院的院士們論證過,天災發生的確跟生態的過度破壞有關係!所以,為了休養生息,為了長遠之計!在採礦以獲得能源方面,適合先開採外國之地利元氣以滋養我華夏,而不是竭澤而漁,開採自己的地利,傷自家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