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阮煙 作品

第263章 反其道而行之


                 李凌峰忙了三日,總算把城郊百姓的補償款發完了,其他沒有顧及到的地方,他都交給了竇丘和趙英一行人去辦。

  “公子,我打聽清楚了,浙洲城內的米商並不多,聽說前幾個月總督署下了通告,若是隨意漲價皆按囤積居奇處理,那些個逐利的奸商一見沒有銀子賺,紛紛將糧食往北運了……”

  自從發完賠償款,徐秋就開始打聽城內的米商,如今民心安撫得到了好成果,浙洲人口口相傳,哪個不說一句李凌峰是好官,永德帝仁慈?

  補償款的事告一段落,李凌峰與一眾官員又開始憂心起糧食問題,現在馬上就八月份了,他來浙洲兩月有餘,糧食問題迫在眉睫。

  總督署的公堂外豔陽高照,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陽光打在雕花門廊,葡萄藤蔓蜿蜒曲折,爬滿了門廊,如今已經掛上了圓潤的珍珠,看上去越發喜人。

  公堂之內,夏玉聽著手下人傳來的消息,急得團團轉,糧食問題不是小事,已經入了秋,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夏大人,夏大人,你別轉了,轉得我等頭疼……”吳道醒揉了揉眉心,見夏玉在堂上踱步,只覺得心浮氣躁。

  夏玉聞言這才停了步子,如今老百姓剛又開始信任官府,他肩上的擔子重,自然心急如焚。

  見李凌峰不動如山,盯著外面的門廊看,他又有了希望。

  “李大人,你可是有什麼好法子?”

  李凌峰聞言一頓,轉頭看著他,心下計較,浙洲缺糧,是一個‘洲’的百姓要吃飯,不是三人五人,他如今還沒有萬全之策。

  商人的糧食要想辦法進浙洲,鄰省的糧食也要想法子借。

  李凌峰蹙了蹙眉,開口問道,“夏大人,本官聽說您之前下了政令,以官府的名義向米市借貸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如今借了多少了?”

  夏玉聞言沉吟了片刻,這借貸的信兒剛傳下去,大家都說沒糧食,他們能借到的實在少得可憐。

  “不過三十萬石。”

  李凌峰點了點頭,開口道:“若想要浙洲百姓平穩過冬,至少需要八百萬石糧食,在米市借貸只有三十萬石,浙洲各個地方的餘糧加起來不過一百萬石,鄰省每年可固定借調的糧食是二百萬石,這還差著四百四十萬石糧食的缺口。”

  也就是說,浙洲現在加起來的所有存糧連百姓所需的一半也沒有。

  四百七十萬石,不是一個小數目。

  幾人臉色都難看了起來,若是糧食問題得不到解決,浙洲至少半數的百姓會在今年的冬天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