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55:塵緣有劍

(新的一週,求收藏追讀!)

熒熒小劍,靈性十足,已然屬於飛劍的範疇。

由此可知,當初埋下的劍胚材質是何等上佳,再加上養劍陣法,能借助地勢水流,以及土石元氣等,其中牽涉講究的東西就多了。

越瞭解,就越覺得那位大鬍子前輩驚才絕豔。

這般人物,出海求道修仙的話,想必會有所成就。

不過話說回來,仙道之路,那真是巍峨峻險,步履維艱,百般講究。

至今為止,陳留白距離化神尚有一步之遙,不知還需要經歷多少煎熬才行。

在凡俗紅塵的超然頂尖,卻只能徘徊在仙道門檻之外。

這就是對比之後所得出來的差距,當真是涇渭分明。

誠如老百姓們想象皇帝的生活,手持金鋤頭……

大概如此。

他施展出法念,裹著小劍探索,仿若走進一個瑰麗而神秘的小世界裡頭,有一種上下求索的意味。

然而沒能探索多少,法念便感受到了壓力,力有不逮,難以持續下去。

果不其然,受到修為境界的限制,難以對此劍進行深層次的煉製,更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威力。

陳留白並未就此感到氣餒,反而愈發欣喜,將小劍裝回劍囊,口中說道:“神劍有主,當命名。既然是從凡俗中所得,那就喚作‘塵緣’好了。”

塵緣有劍,一劍斷塵緣!

……

陳稚平快馬加鞭,趕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入了潘縣,來到李府報信。

今時不同往日,聽說是陳家集來人,即使不是陳巧的親兄弟,只是個本家堂弟,但李寬父子都親自出來熱情接待。

使得陳稚平受寵若驚,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陳留白的厲害之處。

聽說到家裡認祖歸宗的事,陳巧喜極而泣,一番場面不提。

招待完畢,廳上剩下李寬父子。

李寬忽而苦笑一聲:“季義,以前爹做事,真是鼠目寸光,欠了考慮。”

李季義知道父親說的是什麼事。

想當年,李家之所以與陳家結親,其中大半的原因是奔著陳留白去的,寄望其科舉有成,金榜題名,可誰知道陳留白突然就離家出走,就此杳無音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