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三百三十章:燈籠杆

  吃過飯後韓立依舊帶著狗子跟猞猁出去放風了,她們四個人今天決定把燈籠糊出來。

  拿過來柳條坐在炕邊就開始忙活,儘管大家已經從村裡的嫂子們口中得知如何幫柳條,但是這事真要做起來那可不是一般的難。

  她們一開始做出來的形狀不是大就是小,做出橢圓形還算是好的,雲瑩瑩甚至做出一個類似方形的燈籠骨架,惹的大家好一陣笑話。

  不過到韓立回來的時候,何米這邊已經能做出不錯的形狀了。

  韓立看著地上這些樣子有些奇怪的燈籠骨架有點想笑,強行讓自己的語調平緩的說道。

  “差不多就行了,做這麼多幹什麼。”

  “立哥,我們打算做一串出來,紅燈、白雪想想就很好看。”

  “沒必要的,這裡掛燈籠跟咱們那邊不一樣,這些柳條的一般關在門口,但是大多數家裡面會在院子裡面栽一根燈籠杆,然後把木質或者鐵製的燈籠高高的掛上去。”

  “為什麼?”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當年闖關東時留下的習慣。可能是想給還在野外的人指引過年回家的路吧,並且這個燈籠從大年三十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才會結束。”

  “那我們要不要在院子裡面栽一根燈籠杆呀?”

  “想栽咱們就栽,現在用的是電也不怕燈籠著了,木質的燈籠架子我也可以做出來,你們負責用紅紙糊好就行。”

  “院子裡面是院子裡面,我們兩家街門、屋門各掛兩個就需要八個燈籠,這些我們是一定要扎出來的。”

  “只要開心就好,你們也可以多做點小燈籠出來點綴一下院子。”

  韓立回來後大家說笑一陣把現場收拾一下大家就散了,洗漱、上炕、關燈.。

  在睜開眼已經來到了第二天,臘月二十八,韓立今天剛剛打開街門就看到張耀祖走了過來。

  “韓哥,一會上山嗎?”

  “上山?這個時候上山做什麼?”

  “鵝昨天在大叔家喝酒時聽到的,這裡過年的時候都栽燈籠杆掛紅燈籠,原先燒油、點蠟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怎麼想弄,這讓很多家的的燈籠杆都朽了。

  但是今天村裡面通電了,村裡面很多人都打算把燈籠高高掛起來,大家都說這兩天要去山上挑一根差不多的樹砍倒拖回來,咱們要是去晚了就只能走更遠的路了。”

  “那咱們就去唄,等我換下衣服帶上工具。”

  “那鵝去看看知青院那邊的閆為民和許勇建去不去。”

  韓立回到家換衣服的時候把這事跟姐妹倆說了一下,不過隨即又想到何米那邊。

  “你們去問問郝紅敏跟何米她們要不要栽燈籠杆,要的話我想把法一塊弄回來。”

  姐妹倆出去沒多久,韓立這邊正在磨刀、鋸的時候張耀祖就過來了。

  “閆為民和許勇建他們兩個不去,那只有咱們三個人進山了。”

  “畢竟人家住在知青院,隨他們樂意吧。”

  “那我回去看看祥軍把傢伙準備好了沒有。”

  “嗯,等下我去找你們。”

  沒一會雲家姐妹跟幾個女生作伴走了進來,不過她們可能嫌麻煩都不栽燈籠杆。

  韓立拿好刀、鋸帶著狗子們跟張耀祖他們匯合後頂著凜冽寒風,踏著厚厚的積雪就上山去了。

  走在大家經常進山的路上還好點,但是拐到一旁樹林裡的時候就遭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