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三百八十四章:真正的春耕(5、6、7、8的回憶,不喜可跳定)


                 上河村牲口棚旁邊的漚糞堆,這裡一共有兩種積肥。

  一種就是每家每戶定額上交的大糞,像去年張三收集的大糞,豬圈、牲口棚的牲口糞便,還有村民平時上交的大糞都堆積成一堆,最在上面覆蓋了一層土,除了掩蓋味道以外,還有就是防止肥力揮發。

  另外一種就是漚綠肥,這種糞是在夏天地裡不太忙的時候專門做出來的,用來填補大糞的不足。

  漚綠肥的作法就是碼上一層青草等植物、墊一層土、往上澆一遍水,再碼上一層青草等植物、墊一層土、往上澆一遍水,一層層往上碼直到差不多的時候用泥巴封嚴抹死,讓被封在泥土下的植物發熱、腐爛時間長了就漚成綠肥,成為莊稼生長不可或缺的助力。

  上河村,今天一大早就把人員分成了兩撥,一波挖糞、一波運送大糞。

  這裡的東西被一點點的拉到了地裡面,板車、獨輪車裝滿後就會離開。

  但是車子畢竟是有數的,於是很多人就分派到挑糞的任務。

  用肩挑、用手抬著糞筐、糞桶齊齊上陣,這時候隊友就很重要了,你要是被分配到一個豬隊友的話就倒黴了,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弄一身的糞便。

  今天知青裡面有好幾個人都被弄了一身糞便,雖然這些糞便不是溼的,但是滿身的臭味讓她們受不了,好幾個人當場就吐了出來。

  但是吐了又能怎麼樣?被周圍的人一臉嫌棄的指指點點,被小隊長罵還要繼續幹活。

  選擇用扁擔挑的還好一點,但是很多女知青嘗試了一下後就放棄了,她們的身體根本就挑不起來兩筐糞,就算挑起來也走不出去多遠。

  這一車車、一擔擔、一筐筐的大糞運送到地裡以後,被卸成一堆、一堆的。

  等全部運完以後,會統一安排人拿著鐵鍬、耙子把大糞均勻地灑在地裡,春耕前的施肥工作才算是完成。

  第一天下來,最後來的那批還沒怎麼下過地的知青全都傻眼了。

  每個人都是又累、又臭、渾身痠疼,特別是肩膀又紅又腫,好多人隔著厚厚的棉衣都被磨破了皮。

  等下工以後他們去上交完工具,就連一向活躍的張耀祖都耷拉個腦袋不說話,張祥軍在一旁調笑道。

  “楊子榮可不是你現在這副打了敗仗的樣子。”

  “呵呵,你見過渾身臭氣的楊子榮嗎?”

  “堅持下吧,按照今天這個進度再有兩天就弄完了,往後累是累但是就沒那麼臭了。”

  男知青這邊還好點,但是那些新來的女知青走著走著就忍不住的哭了起來。

  這些新人一哭,直接把郝紅敏、吳麗麗這些老知青也給弄的很難受。

  這個極度漫長的冬季讓他們的懶筋全都長了出來,把去年鍛煉出來的品質和力量都丟的差不多了,可以說她們比孟再紅、張淑蘭、候玉華只強那麼一點點。

  但是這些跟雲家姐妹還有何米沒什麼關係,姐妹倆是堅決執行韓立的吩咐沒有特殊情況一天不去。

  何米聽說今天要做的竟然是挑糞乾脆就沒出門,不過她有著正當的藉口。

  隨著天氣的變暖、居住環境改良,還有食物的充沛,她養的那幾只飛龍除了下蛋以外竟然還開始趴窩了。

  何米見狀把原先它們下的蛋全都放了進去,飛龍孵化是件大事,無論怎麼小心都不為過,因為這關係到上河村能不能有一筆額外的收入,這一下就算誰來了她也有了交代。

  不過何米還是將這件事對趙村長和梁大隊長說明了一下,讓這兩位親眼看到成果,他們才會更甘心的替她背鍋,而不只靠韓立的一面之詞。

  等完成施肥已經是三天以後了,這時候村裡面就要開始耕地。

  村裡面的一頭牛、一匹馬、兩頭驢全部被套上了韁繩開始拉犁,並且把犁下的很深。

  上河村使用的是單腿犁,據說以前有雙鏵犁,是農場傳過來的東西,據說犁地又快又好。

  但是農場那邊使用的是拖拉機,村裡面用的是牲口,牛、馬什麼的根本拉不動雙鏵犁根,後來就被村裡給遺棄了。

  前面牲口犁過地以後,男的幾個人一組要拉耙來平整土地,這裡的“耙”“bà”。

  “耙”的用途是播種前平整土地、破碎耕犁深翻過的土壤裡的大土坷垃。

  耙的結構也很簡單,一個長方形木框架,兩邊固定著很多長約20釐米的鐵齒,能將15釐米深的土壤中的大土塊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