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三百八十四章:真正的春耕(5、6、7、8的回憶,不喜可跳定)

  搖耬雖然是從西漢時期就傳下來的工具,經過歷朝歷代的逐步修改才有了現在這個樣。

  但是一直到生產大隊解散以後,村民們依舊用了很長時間的搖耬,這才迎來機械化的播種機。

  特別是生產大隊剛解散分東西的時候,誰家要是能抓鬮分到搖耬的話,那他們家一定會成為村裡的香餑餑,播種的季節哪怕家裡面沒有老黃牛,也會有很多人主動上門幫他家拉耬。

  這樣做就是為了等下能夠搶先一步借走搖耬給自己家地裡播種,幫忙的優先借,不幫忙的只能往後排,有的人要是開口晚了,就只能等前面的人全部種完才輪到自己用,這個過程可能是一天,或者好幾天,有時候趕上下雨就更槽糕了。

  在這嘎達播種的時候還有一種類似“耬”的工具,那就是點葫蘆。

  這個點葫蘆前後總長大約有一點五米,可以拴繩跨在肩上操作。

  平時播種小塊地,或者點播小粒種子,比如穀子、糜子、高粱經常會用到。

  整個點葫蘆分四部分組成,1、葫蘆頭,2、葫蘆嗉子、空心的木頭導管,3、葫蘆籌,用細樹棍綁紮成,能控制導管流出種子多少,4、點葫蘆篦子,用笤掃糜子綁紮成,起到遲滯種子落地作用,擴散播種面積。還有一個木棍敲打點葫蘆嗉子促進種子流出落地。

  使用點葫蘆播種的時候,前面要有犁.犁開地面,揹著操作點葫蘆的人會順著犁溝走邊、邊敲打葫蘆嗉子,葫蘆裡的種子就會流向空心杆,空心杆裡的種子又會流到葫蘆籌,然後從篦子的縫隙裡均勻地撒進犁溝中。

  能用點葫蘆的同樣是老手,因為他們可以調製點葫蘆,還能夠熟練的控制播種量。

  播種到這裡還不算完,緊緊跟在“耬”或者點葫蘆後面的是砘(dun)子、打(壓)磙子、軲轆砘子、bo.se。

  砘子的樣子和舉重槓鈴比較相似,不過它中間連接的是木頭,兩邊是專門做出來的圓形帶孔石頭。

  有單個的砘子、兩個一組的砘子,還有三個一組的砘子,如何使用就看是人力還是畜力了。

  不管怎麼樣組合,是人拉、還是牲口拉,但是每個砘子必須順著壟溝滾動。

  被砘子碾壓過的壟溝土壤密度增強,能夠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水分、保護墒情,這樣易於種子在土裡生根發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要不然被犁過、“耬”的地面很容易水分蒸發、溼度下降,種下的種子可能還沒發芽就會幹渴而死,所以最後一遍拉砘子就變的非常重要起來。

  到這裡還有最後一道工序,那就是用耙pa子或者刮土板,輕輕的從地裡摟起一點土形成壟背。

  這樣就把整塊地分成了一個個的小攏,有利於將來的澆灌工作。

  不過上河村的知青們只能做拉耙、拉耱、拉耬、拉砘子這些活,至於其他的活村裡人交給他們不放心。

  特別是搖耬和點葫蘆這兩種活,知青們想碰都不讓碰。

  還有最後的起攏背,在知青裡面也只有孫勇和李紅霞這兩個老知青可以做。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休息,玉米和甜菜到現在還沒種下去了。

  甜菜是村長和大隊長打算留到最後,請村裡的老把式再結合上面給的甜菜種植說明書,大家一起商量怎麼著種。

  至於玉米不需要犁地,分組後前面的人用鐵鍬、钁頭在地裡挖出一個小坑。

  後面的人往每個炕裡面丟上兩到三粒種子,最後用腳把挖出來的土推回去填平小土坑即可。

  不過就在知青們明天要去種玉米的時候,韓立當天下午快下工的時候從山裡面趕了回來。

  嗯,韓立是故意在這個時候回來的,他跟熊瞎子打架的時候把衣服上弄的全都是泥土,最近兩天也沒有洗漱,整個人看起來狼狽的不行。

  明面上帶的全都是各種各樣的應季藥材,身上連一根雞毛都沒帶。

  唯一.一個額外的東西,那就是韓立上次進山時採到的那顆粗大的葡萄藤。

  韓立現在這個有些狼狽的樣子,任誰看到也只能說他為村民採藥受苦了。

  感謝:書友20170703205616242打賞:1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