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952章 下葬的太后,親政的官家

    隨著悲涼的鐘聲響起,棺槨緩緩離開皇儀殿中,群臣默然而泣,有些人或許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多舛,有些人或許是喜極而泣也說不定。

    倒是葉安覺得在場的人沒有輸贏,如果說有,那也就是躺在棺槨中的劉娥了,且無論如何趙禎也不會隨意報復和抹黑她,而至於後世的評價……一個臨朝聽政多年,手中已經實際掌握皇權的太后並沒有稱帝,誰能說出她半分的不是?!

    這才是劉娥最聰明的地方,只要她不稱帝,那她的所有功勞就不會被人所忘記,或許眼下不會被人提起,但事實是難以磨滅的,終究會被後人記住。

    葉安看了看走下御座的趙禎,他發現這個年輕的皇帝已經相當成熟了,臉上的表情看上去便是悲痛萬分的,但實際上在這張臉之下卻是無喜無悲的狀態,果然這麼多年的皇帝沒有白當啊!

    太后駕崩入陵,皇帝是不能離開主殿的,而朝臣們也是象徵性的送到了皇儀門便開始折返,這是規矩,體現出了皇帝與朝臣依舊要為國操勞之心。

    而外戚和宗室因為身為親眷的緣故,所以必須要送到又承天祥符門外的西華門才能折返,一來是代替皇帝送行,二來則是表現出對自家親人的尊重。

    就在這個時候,朝臣們集體上疏趙禎,最後一次懇請官家親政,已經推脫過上次的趙禎這次終於宣佈親政。

    陳彤則是將早已準備好的詔書宣讀出來:“朕以沖齡嗣登大寶,太后臨朝稱制保育朕于禁中……輔理政務,殫心效力,十一載於茲!今眾臣公屢次奏請,朕承太皇太后之命,躬理萬機。

    惟天地祖宗付託至重,海內臣庶望治方殷,朕以涼德夙夜祗懼,天下至大,政務至繁,非朕躬所能獨理。宣力分猷,仍惟輔政臣、內外文武大小各官是賴。務各殫忠盡職,潔已愛民,任怨任勞,不得辭避…………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這篇旨意並非出自外朝的翰林學士,也沒有經過內侍潤筆,而是趙禎親自寫下,文體莊重,言語威嚴,在朝眾臣無不心悅誠服,欣然拜下:“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