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971章 誰操之過急了?

    葉安的話有理有據,范仲淹竟然一時啞口無言,他的信仰是儒學,是儒家之道,在他的思想深處一直堅持儒學才是治國之學,是教化百姓之學。

    現在一種脫胎於儒學的格物之學卻打破了他的原有想法。

    格物,這個從儒學中誕生的詞在千年儒家的發展中早已被儒生所忘卻,眼下卻被這個年輕人託舉而起。

    格物的強大不可否認,眼下國朝的稅收有近一半來自商業,而格物在其中創造的財富極為重要。

    棉衣,毛衣,這種禦寒的衣物自不用說,連將士們所用的鎧甲,兵刃,軍械也都與格物脫不開干係。

    最近將作監的匠人們更是將格物之學奉為他們的顯學,這已讓朝中諸多士大夫不滿了。

    在范仲淹看來葉安是個有想法的青年才俊,他對國朝之政治見地頗深,對當世顯學亦有諸多看法。

    但他不認為現在是爭論儒學與格物之學孰輕孰重的時候,也不是抬高格物之學的最佳時期。

    “格物之學有利於國,此乃眾所周知之事,但儒學為本,有教化萬民之功,自是當世顯學,長生啊!朝政不清,積弊不除,就算推舉格物之學為顯學又能如何?若國泰民安,朝堂肅正,頑疾盡去,格物之學自然奮起,你自己也說了國之強盛離不開格物之學,既然國朝所需,那終究會蓬勃興起,何必急功近利?”

    老範的話讓葉安微微一愣,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本質問題,是先託舉格物的地位,還是先改革朝堂?

    老範的選擇無疑是後者,葉安微微點頭道:“範公所言有理,但格物之學乃是積累之學,早一日推行,便早一日有所收穫,應天書院的活我普惠商號接了,但你也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范仲淹笑了笑隨即道:“在應天書院推廣你的格物之學?難怪朝中百官稱你為狡兔,還真是狡兔三窟啊!”

    葉安苦笑著搖頭:“什麼狡兔三窟,在長生看來這是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

    “燎原之勢,勢不可擋!”

    葉安突然從座位上起身,指著東京城道:“範公請看,天下蒼生,蠅營狗苟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活的更好?儒學能教化人心,而格物之學卻能讓人活的更好,明知如此我又為何束手旁觀?!格物儒學本就一體,唯有二者結合才能在教化人心之時使得物阜民豐!此乃“道”“器”之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