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一章 玉門關外的強盜

 南線從敦煌出發,經過樓蘭,越過蔥嶺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羅馬);北線由敦煌經高昌、龜茲、越蔥嶺而至大宛。 

 漢唐之際,又沿天山北麓開闢一條新路,由敦煌經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國(東羅馬帝國),就是沿著這條絲路漢家的絲綢、瓷器等貨賣了出去,但同時先進技術也不斷向西傳播到中亞、西亞甚至歐洲,這在葉安看來是最大的虧損。 

 為何大宋就不重視河西?不是不重視,而是從未真正擁有過這片土地啊! 

 如此重視商業的王朝,為了和西方貿易甚至不惜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怎麼會沒有從陸上與西方通商的打算? 

 要不是自己率軍攻克甘涼繼而兵進沙瓜二州,佔據玉門關,大宋王朝連古絲綢之路的影子都看不見!這也同樣是葉安手中的本錢。 

 葉安眼中的目標有倆個,一個是龐大的中亞阿巴斯王朝,另一個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法蘭克尼亞王朝,隨著西方的商人抵達河西,關於西方的情報也一同湧入。 

 不要小看這些商賈,他們既然能帶著精美的貨物不遠萬里的抵達中國,其身份一定不簡單,其中甚至還有一些貴族或是貴族的管家。 

 在未來的時間裡,從西方前往河西的商賈會越來越多,而自己必須保證河西的影響力足夠大。 

 簡單的軍事威懾已經不行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連黑汗的貴族已經開始扮演強盜的角色,那就必須造就一場屠戮,只有鮮血才能讓強人收起心中的掠奪之意。 

 …… 

 玉門關看上去遠沒有史書中描述的那麼高大,荒廢已久的它即便是得到沙州的重新修繕,也依舊不過一丈多點的高度,騎在馬背上的士兵甚至能在靠近後踩著馬蹬窺伺關城中的一切。 

 但就是這樣的一座小小關隘,卻阻擋了戰馬的衝鋒,無論玉門關多小它的地理位置是無法改變的,想要進入河西走廊就必須從這裡走! 

 至於邊上的陽關,也不比這裡大也不比這裡小,只是要繞路向南,可一旦攻打陽關,玉門關必會出兵包抄後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