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一章 玉門關外的強盜

 “靈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是汗王。又西行五日至肅州。又西行一日至玉門關。”這是宋初曾奉太祖之命往西域、天竺求取佛籍的高僧行勤和尚所著《西天路竟》中對玉門關的描述。 

 實際上這樣的描述也不能算得上準確,玉門關隨著歷朝歷代的變遷已經位移很多,但這座古老的關城一直都在守護著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它的身後便是沙州,沙州之中還有一座同樣古老的城池敦煌,敦煌的位置相較於沙州來說乃重中之重,治所就在此處。 

 葉安此次出兵為的可不光是威懾黑汗,更是打算親自開通古老的絲綢之路,就算曾經的西域被自己利用羅珊娜征服,成為附屬與河西的新疆府,可名字響亮實際上的治理還是採用最原始的羈縻制。 

 在這套制度之下,西州變得安定,無論是對河西還是對党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李元昊打不下新疆府,但葉安卻默許党項的商隊通過新疆府往西做買賣,也同意党項的商隊經過新疆府繞一圈後從玉門關進入河西交易。 

 這是獲取政治平衡的手段,否則被徹底封閉商貿之路的李元昊一定會發狂一般用兵,就算不敢與河西決戰,卻會不斷的掠奪新疆府的城池,使得河西在新疆府的羈縻政策完全失效。 

 葉安所重視的不光是與黨項大宋以及遼朝交易,更希望甘涼的貨物成為世界上最為暢銷的商品。 

 這時候就要依靠那條漢家前輩們用鮮血和無數的艱辛換來的古絲綢之路了。 

 事實上任何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對河西都非常重視,那位被後世冠以暴君之名的隋煬帝甚至親自抵達河西,為的就是開通這條古老的貿易之路。 

 只有真正的瞭解河西,在這裡生產生活後才會知道這片土地對漢家的重要,最少此時此刻在葉安眼中隋煬帝是不是暴君已不重要,但他的高瞻遠矚卻令葉安歎為觀止! 

 自漢代開始,歷朝所謂明君雄主都在窺伺這條貿易之路。 

 其中最為甚者,開先河者便是漢武帝,漢絲綢之路自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繼出玉門關和陽關,沿崑崙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為南北兩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