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零六章 華夏的框架

相對於外部威脅,內部的這些間諜其實就是疥癬之疾,但葉安所作的就是要把它放大,放大到讓所有人都看見,讓百姓唾棄,憤怒,繼而同仇敵愾!








秦慕慕說葉安是在挑動民憤,葉安卻笑著反駁:“此乃河西生死存亡之秋,挑動民憤又有何不可?我又不是走的極端主義道路,一時的民憤只會讓河西更加團結!”








“你就不怕玩火自焚?”








“不怕,因為這把火永遠也不會燒到河西自己的身上,至於大宋……一個腐朽的王朝燒了也就燒了,咱們的百姓很大程度上都以受過教育,你要相信他們心中的善良。”








蠻夷入華夏,那便是華夏人,很多時候只要大家都認同自己“華夏”子孫的事實,那就都一樣,沒有多少人會把河西的外族人當作敵人來看待。








秦慕慕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實際上她也知道現在挑動民憤是凝聚河西民心的最好辦法,只不過她與葉安一樣知道民憤很容易被演變為極端民族主義。








“太過民粹也不好!玩火者必自焚……”








葉安嘿嘿一笑:“事實上玩火不一定自焚,相反尿床的的可能性更大!漢家歷代王朝就沒有不是極端民族主義的,就算是漢唐也不例外,幾千年前的左丘明就在《左傳》中明確告訴後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中原王朝也不止一次用血淚驗證過這條“真理”,後來即便是善待外族人也不過是王朝的一種恩賜,而非發自本心的平等,這次銳士臺清剿密諜,宋遼夏三國對河西發動襲擊,那河西的所有人都難以擺脫其中的關聯。”








秦慕慕微微點頭,漢人中有一部分來自大宋的,党項人中有一部分原本就在河西生活而非來自現在西夏的,至於契丹人,他們也有正兒八經是從遼朝過來經商,而對密諜之事毫不知情的。








所以大家都一樣,沒有什麼好嘲諷或是區別對待的,只不過露出破綻的人很快就會被銳士臺的黑甲軍所緝捕。








間諜這東西只要挖出來一個,就能帶出一大串,在完整的證據鏈以及銳士臺的手段面前,極少有人能撐得住。








皇城司,翊衛司,隱候府三家在河西的密諜數量不多也不少,但想要隱匿起來不被發現幾無可能。








葉安同秦慕慕說了半天,最終結尾的方式卻是更為包容的:“現在的河西並不是種族主義,河西的人口很多,成分也很複雜,不過“華夏”這個詞彙正在取代漢家。這才是我們現在要做的,要宣傳的!”








秦慕慕點頭道:“知曉你心中的打算,畢竟咱們來之前也是在多民族環境下的,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問題,思想改造需要潛移默化,但也需要獨樹一幟與轟轟烈烈,這樣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烙印,無論接受與否,時間會不斷的改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