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零六章 華夏的框架









“外宣的事就全權交給你負責了,以“華夏”為框架,將所有民族框進去,至於不在框中的民族,那就不是華夏人,你知道我不擅長這個。”








“那你要幹什麼?!”








秦慕慕太瞭解葉安,說出這樣的話來他必然是要有所行動的,葉安微微一笑道:“既然曹儀表態了,那就說明蘭州暫時是安定的,我要利用這段時間對付李元昊,咱們的敵人可不知是大宋,還有党項。”








…………








街道管理署最大的作用就是深入基層,他們瞭解基層的一切動向,其中就包括家庭成員,就業狀況,婚育等等最基層的信息。








這裡的工作量雖然大,但對於涼州城以及其被分割開的三十六條大大小小街道來說卻並不算麻煩。








街道多,街道管理署也多,更重要的是從葉安與秦慕慕入主涼州城的那一天開始,街道管理署就已經開始實施了。








在他和秦慕慕看來,掌握一個城市就必須從街道開始,街道是什麼地方?連很多後世人都不知道,那裡其實就是政府的派出機構。








政府是怎麼了解自己城市中百姓情況的?就是通過大大小小的街道管理機構。








可以說現在的涼州城中發生的大小事務,只要葉安想要知道,那就一定能送到他的案頭,且無論什麼時候。








對外銳士臺或許是最強大的轄騎,但在對內上這些街道管理署的年輕人們卻一點也不比銳士臺的消息來的少。








姚松躲過一劫,不是因為他的機警和本事,而是被刻意放過,看著黑甲軍出現在榷場務外的街道上,姚松和閆力兩人脖後的汗毛都炸了起來。








但大軍黑甲軍並沒有停留或是直接衝門,而是邁著整齊的步伐如同洪流般的離開,兩人在瞧見最後一絲黑影消失,便立刻如爛泥般癱軟下去。








太嚇人了,這幾天皇城司安插在涼州城的眼線幾乎在同一時間被剿滅,而翊衛司,隱候府的轄騎也幾乎被搜捕殆盡。








葉安並沒有讓黑甲軍直接闖入宋遼夏三國在涼州城中設置的官邸,雖然都是打著商貿的名義,但歸根結底還是三國官方設置的衙門,也是與河西溝通的橋樑,一旦橋樑中斷,那問題可就大了。








只不過這三家名義上與商貿經濟有關的衙門,現在卻被河西的官員找上了門,直截了當的要求他們將門上的牌匾更換為“使館”二字,而不是用榷場務之類的名頭繼續存在。








東京城中就有使館,只不過叫法不同,但一般都叫都亭驛,遼朝的就叫遼都亭驛,以此作為區分。








在河西的強權之下,姚松,耶律達良,以及拓跋熬只能照辦,不過涼州城已經“貼心”的為他們準備好了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