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一十二章 撞令郎

 党項人引以為傲的鐵鷂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之一。 

 人數雖不多,只有八千之數,但戰力卻非常強大,騎良馬,著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於馬上,雖死不墜於地。 

 並且這樣的重裝騎兵對於戰場也有一定要求,眼下合羅川上的大平原最適合他們馳騁,作戰時只需奔襲衝擊,無往不利,無堅不摧! 

 當他們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往往也是敵人最為恐懼的時候,也代表了党項必勝的決心。 

 李元昊並未讓大軍立刻進攻西烈軍的陣地,因為他發現西烈軍已經用箱車構建出了一個類似於城池的所在,而葉安和他的中軍就躲在箱車之後的城中。 

 “西夏之軍賞罰分明,殺敵一人以上者都可得賞,殺的越多,賞賜越多。但如果殺了敵人,後又戰敗則無有賞賜,故而党項騎兵奮勇向前,以殺敵為軍功。 

 俘獲敵軍人、馬、甲冑、旗、鼓、金,總數在百件以上者,亦可得賞,俘獲越多,賞賜也越多,包括俘獲婦人、孩童。攻城戰鬥中,先登城者,破城者皆有重賞。 

 大軍戰敗時,能夠殿後抗敵使全軍撤退者;對於虛報俘獲和殺敵數量者能夠揭發報告的人;“虞人”帶路有功者;將領打敗仗,但其護衛、隊人仍能挫敵軍鋒者;挫敵軍鋒、大敗敵人者。獎賞辦法是按在戰爭中得及失人、馬、甲冑、旗、鼓、金等,在功罪相抵之後,功超過罪,分等級獎賞,有的加官,有的賞給不同數量的金、銀碗,金、銀腰帶,衣服,鞍韉,茶絹等物,以及賞賜稱號。” 

 鐵牛將手中的書冊放下,他不知道為何侯爺要知曉這些東西,對於大戰來說幾乎毫無用處啊! 

 但葉安卻並不這麼認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党項人的軍制有很多細節他還並不瞭解,不過已經大差不離了,現在雙方之間就是一場攻防戰而不是遭遇戰,李元昊在這裡拖的時間越長,對於騎兵來說便越不利。 

 箱車組成的圍牆,圍牆外的壕溝都將大軍構建成一個防禦力驚人的所在,葉安想看看李元昊如何用騎兵來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