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一十二章 撞令郎

 當初張元建議自己組建“撞令郎”時,李元昊一度覺得他居心不良,但誰知這些由降俘,邊民組成的漢人奴軍卻驍勇善戰。 

 只要在戰後給夠他們賞賜,就能驅使他們在戰前充當西夏大軍的前鋒,抵擋衝殺,減少夏軍傷亡。 

 張元與胡昊二人在政見上已經越來越不合,但在撞令郎這事上卻極為一致,都覺得漢人一旦被驅使的當,皆能發揮很大的好處。 

 只不過這一次有些可惜,近六千人的撞令郎衝向西烈軍,厚重的盾牌早早的消耗掉他們的體力,而地上的陷阱雖然被他們不斷的清掃,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西烈軍也知曉了這些步卒的來歷,並沒有因為是漢人而心慈手軟,反倒從西烈軍的陣線上傳來山呼海嘯的呵斥聲:“漢奸!” 

 “走狗!” 

 “叛徒!” 

 “漢奸”在史書中原指代的是“漢朝的奸臣”,現在卻被西烈軍延伸為漢人中的奸佞,敗類,叛徒。 

 隨著呵斥聲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兩軍交戰的上空都充斥著這個詞彙,就算兩軍交戰,來自西烈軍中軍的呵斥聲也不曾停歇。 

 這個詞是那麼的有“殺傷力”,無論是在千年之後,還是在現在,都有著近乎於剔骨,剜心一般的羞辱,以至於張元和胡昊二人聽了也是忍不住面紅,這也使得戰場上的“撞令郎”開始變得心虛,戰力大減! 

 “哈哈!果然是他葉長生能做出來的事,戰場之上無所不用其極,一個詞便能讓朕迅猛無二的“撞令郎”腳下遲疑,果不負“魔將”之名,卻不知朕對這些漢家男兒也是敬重,傳令下去,撞令郎之軍功以十倍計!告訴朕的“撞令郎”們,漢家不要他們,朕卻待其為國人!” 

 李元昊三言兩語便化解了當下的尷尬,胡昊不禁大禮拜下:“臣替這些漢家兒郎謝陛下恩典!” 

 但張元卻知道,這是李元昊的黔驢之技,此舉雖然能讓“撞令郎”們一時提氣,卻無法磨滅葉安種下的屈辱,當然也讓西烈軍的戰意更為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