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噩耗頻傳

果然,儂智高帶領南天軍繞過英州城,繼續向北進軍韶州。

這時宋軍早有防備,儂智高吸取了死圍廣州的教訓,不再屯兵城下,轉戰湟州直指桂中、桂北。那裡的守軍潰不成軍,聞風披靡。

葉安與趙抃又大呼:“休矣!”

廣西賀州很快被破,更要命的是,南天軍在那裡取得極其輝煌的戰績,接連擊敗大宋名將——廣南東路鈐轄張忠及廣南東西路鈐轄蔣偕。

此二人算得上是廣南之地頗有戰力的,張忠乃左監門衛大將軍張餘慶的兒子,慶曆年間,鎮壓張海叛亂,累遷資州刺史,歷任四地兵馬鈐轄。

蔣偕乃是進士及第的文人,補為韶州司理參軍,又改大理寺詳斷官,屢破冤案,為人聰慧,眼光獨到,尤其是在兵事上,曾幾次為鞏固西北邊防獻策,得宋庠與范仲淹二人看重。

其也不負期望,在得知儂智高率軍圍困廣州後,他是第一個率軍前往支援的,也正因他的支援才使得儂智高久攻廣州不下。

可惜,廣州知州仲簡縱兵害民,蔣偕幾次欲斬其與陣前,經左右解勸方罷,但禍根已種下。

現世報來的很快,儂智高兵至賀州時,蔣偕苦苦支撐,等待互為犄角之勢的廣州來援,卻遲遲不見,最終儂智高夜襲,賀州軍心不穩,城破,蔣偕力戰不敵而亡。

消息傳到成都府,葉安站在院中的小溪邊久久不言,而邊上的趙抃哭的像個孩子。

嚎啕之聲讓人聞之動容,就連一項冷靜的溫中梁在瞧見趙抃的模樣後也是為之悲慼。

是啊!漢家之人,每每聽聞慷慨之士戰死沙場之時,心中總有悲涼升起,怒國之不爭,哀國之衰敗。

就算葉安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就算他知道狄青現在是河西的人,大宋可能無法調遣良將前往廣南平亂,可儂智高的節節勝利以及大宋的不斷戰敗,依舊刺激著他的內心。

趙抃從地上爬起,幾乎是衝向葉安將他推在水榭的柱子上怒吼,溫中梁迅速抬手精巧的弩箭在袖中閃爍著寒芒,只需微微一動手指,趙抃的脖子就會被貫穿,但卻被葉安抬手直至。

趙抃根本不管這些,大聲質問:“你這個兇徒!河西售賣精良之器與儂賊,你葉安與害死國朝忠臣,戕害百姓的幫兇何異?!”

葉安並沒有反抗,趙抃一個年近六十的人能給他帶來多少的傷害?就算被壓的氣息不暢,葉安依舊長嘆一聲道:“你道現在都沒認識到問題所在,非是我河西援助了強大軍備給儂智高,別忘了,大宋的軍備同樣精良,河西只是援助了一部分而已,遠沒有到全軍裝備的程度。士氣,民心,戰力,甚至是雙方的環境等等這些從一開始就決定了雙方的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