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九十五章驟變

  從此以後,成都府所有牙行便皆由河西這般人說的算,本以為他們會延續之前的牙行模樣,誰知他們不光不收利錢,還要維護小商小販的利益,核准物價不說,還教給他們更好的手藝。

  就連曾付林都知曉,原本只能掙五個錢的箱籠現在能掙十個錢是大賺特賺,何況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販?

  而唯一的缺點也很明顯,這些河西學子不止一次的***,請求知府允許他們河西商賈前來開辦工廠,給百姓更多賺錢的機會。

  可知府一直沒有鬆口,曾付林不明白,這明明是好事,就算百姓會被收買又如何?只要成都府乃至蜀中的百姓生活便好了,就沒有造反的可能!

  但現在的他卻明白了,原來人可以在無聲無息中改變,當成都府一部分人因為河西得到好處後,剩下的人便開始心中不滿。

  這種不滿是如此強烈,以至於有大量蜀中的孩子在完成學業後去往河西,待他們再回來之後,便帶來了所謂的工廠,併成為河西最堅定的擁護者。

  現在的蜀中早已不是多少年前的蜀中,很多地方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可自己卻不知曉。

  直到有一天,葉安出現在了成都府,並邀請自己一起出遊。

  從那之後自己才知曉,原來高高的州府衙門已經阻絕了大量的消息,平日裡最瞧不起的小官小吏已經成了河西的人,他們並沒有把成都府以及蜀中的變化上報,而尋常又有誰會去過問?

  身為知府事的趙拚看到的是國泰民安,身為通判的自己看到的是蜀中穩定依然,可事實上這裡早已被河西所拉攏。

  也是從那之後,曾付林才知曉,大宋的朝政在河西之制面前不堪一擊,只要成為河西的一員,就能如同秦鳳路那些歸附河西的州府一樣,保持穩定的同時,讓整個州府「煥然一新」。

  百姓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地,孩童有皆有讀書之所,商人皆能通商有無,這不是比原本的蜀中更好嗎?

  大勢所趨,連州府的底層官吏都以成為河西的人,自己也是回天乏術,又有什麼理由反對?

  還不如從善如流,能在百姓口中落下個好名聲。

  至於趙拚……曾付林微微一嘆,能勸的自己已經勸了,算是對這位老上司盡心盡力,若再頑固不化,也只能如此。

  第四百九十五章驟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