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春休 作品

第三十六章 大善人

 何鐵衣很快便見到了何楚口中那位講究的築基修士。

 那日聽完何楚介紹的基本情況,何鐵衣稍作考慮,便答應了與她面談。

 當然,他也讓在座的彭順放心,之前的決定不變。

 由普福寺直接提供一個法嗣,牽涉何鐵衣道途和蓮池觀在普福寺的立足,是綜合考慮後的必行之舉。

 即便真與這位築基達成合作,也無妨。法修牽纏多個子嗣的也不少。

 法修修因緣也懼因緣,除非開土十三緣所必須,都是以少惹因緣為要。即便是十三緣中比較重要的幾緣,在現實允許下,也是儘量減少個數。

 子嗣緣就最有代表性。

 發心修道,厭離眾緣。牽纏子嗣緣是開土必須,一個也就夠了。牽纏多個,不測因素就增加,影響修行道途。

 更何況,法單列名子嗣可是有福分的。子嗣多了,自然其它凡修眾的福分就少了,法修也應付不過來。

 所以一般子嗣都是能少則少,但也在修士個人意願。

 出於現實原因,或者法修情感因素,牽纏多個子嗣,也正常。修行道途都是自己的,個人因緣個人了,個人生死個人脫,法修儀軌也沒具體規定。

 之所以決定要見面詳談,一是這位確實不好推脫,二是這件事似乎與他一直在猜測推定的問題相關,他從中看到了機會。

 這位是個女玄修,名顧採真,人稱元情夫人,築基後期,是清潭苑南家的家主。元情夫人環太湖知名,當然有修為高,又是個寡居多年的美婦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因為其人最喜結交年輕未開土的法修。

 她八面玲瓏,手段高明,為人處事細緻講究,令人如沐春風。

 修為高但從不以前輩身份壓人,反而與年輕修士打成一片,知情識趣,善解人意。元情並非她的道號,卻是年輕修士們在一次風雅之會中為她取的,之後便以此號相稱,可見親近。

 家資豐厚卻毫不吝嗇,環太湖有名有姓,稍有前途的年輕法修,基本上她都與之牽纏了供養人,隨喜者等眾緣。

 關鍵是她資歷深,人脈廣,見識廣博,除靈物靈地,丹藥法器等外物支持外,還能指點年輕法修們處理一些複雜紛繁眾緣的門徑,甚至直接出面就可解決許多難解之局,處理得還圓滿周到,各方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