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送走客人後,張巧穎帶挺著她日漸圓潤的身形緩緩走了進來,李綱見狀,忙上前去扶她坐下,眼中滿是關切與愛護。

 張巧穎輕輕撫摸著肚子,溫柔地說:“夫君,如今朝廷奸人當道,你的一片好心聖上不一定領情。我知道你一直都在為國家、為百姓奔波勞累,但你也得為自己、為我們這個家想想。你就安心在家多陪陪我,過些天,我們的老二就要出世了,這可是我們家裡的大喜事啊。”

 李綱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笑著握住張巧穎的手,說道:“巧穎,你說得對。我確實應該多陪陪你和孩子。至於老二的名字,我已經想好了。”

 張巧穎好奇地問道:“哦?夫君想到了什麼名字?”

 李綱微笑著說:“我想叫他‘宗之’,希望他將來能光宗耀祖,為國家、為百姓帶來希望和溫暖。”

 張巧穎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她輕輕靠在李綱的肩膀上,說道:“夫君,我相信你,也相信我們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我們一家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團結一心,共同面對。”

 李綱緊緊地抱住張巧穎,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他知道,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只要有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他就能夠勇往直前,為國家的長遠利益而奮鬥。

 孩子滿月後,李綱陪伴著夫人張巧穎來到杭州省親,一路上,他感受著這裡的一切,看著這裡的每一棵樹、每一叢花、每一座亭子、每一片院落,都彷彿有張三兄弟的氣息。雖然張三不在這個家裡,但一定是有著某種聯繫,他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感,彷彿這多年的兄弟就在自己身邊。

 這些年,雖沒有時間回無錫,但每日種一棵樹的承諾他從未忘記,二弟每次都書信中都告訴自己,樹又種了多少,哪一片又長高了,是啊,樹都長高了,兄弟,你在哪裡,你可知道,大哥這些年一刻也沒有忘記你。你的身影、聲音、笑容,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裡,成為我心中無法抹去的印記。

 自己時常在夢中與張三重逢,兩人一起漫步在汴京的街頭巷尾,吃著你愛吃的糖葫蘆,看你把包子塞滿嘴的可愛樣,穿上女裝那俊美的身形,自己總是迷戀至深……每當夢醒時分,為何換來的總是一聲嘆息。

 你知道嗎?我結婚生子了,雖然不是你的妹妹,這是我最大的遺憾,可當初,你有什麼不能告人的事不能和我說呢?如果你說了,我會等,不會輕易成親的,雖然現在你嫂子也好,可我總是愧對我們之間的承諾,究竟為什麼,你能回來告訴我嗎?即便是任何錯我都能容忍,你回來好嗎,那怕見上你一面也好呀!

 只要一有時間,李綱就會在街上晃悠,他幻想著在某個轉角與張三不期而遇,兩人相視而笑,然後緊緊擁抱在一起,訴說著這些年的思念與經歷。

 李綱多次向家人和朋友,甚至街邊小販打聽張三的消息,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每當夜深人靜時,李綱都會獨自坐在窗前,凝視著夜空中的繁星,心中湧起對張三的無盡思念。他想象著張三此刻可能在何處,是否也在思念著他這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