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何將軍息怒,”關勝勸道,“但事已至此,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朝廷能夠以此為鑑,吸取教訓,日後不再重蹈覆轍。”

 李綱退朝時,希望見一見張婉兒,被宋欽宗冷眼駁回。

 李綱回到家就病倒了,想不到這多日的苦戰,換來的卻是這樣令人寒心。

 李綱終未能見婉兒一面,悲憤至極,他上書請求辭官隱退,繼續回梁溪建他和張婉兒的隱居之所,他相信,張婉兒會回來的,只要她出了皇宮,他一定會想辦法帶她回去。

 結果,宋欽宗就批了“杜郵”二字。

 鄧肅勸慰李綱說道:“他們為何停你職,無非就是乘機趕走你,你如再堅持臥病不起,讒言將會更多,倒時,陛下說你功高蓋主,像當年的白起賜死,也在所難免,你還是要振作起來,擔起這副重擔啊!”

 李綱聽罷,嚇得汗流浹背,這樣一來,自己不是更無望見張婉兒一面了嗎?

 不幾日,朝廷將李綱召回,擔任宣撫使副職,削去他的兵部侍郎,直接聽命於朝廷,處處對他加以限制,生怕他功高蓋主。

 宋欽宗採納李邦彥的意見準備議和。李綱請求出使金營,宋欽宗怕李綱剛直不屈,得罪金人,派柔懦的李稅赴金營議和。金人提出極為苛刻的議和條件:宋欽宗準備全部接受。李綱堅決反對與金國訂立如此屈辱的和約。他力爭道:“給金人這麼多金銀,就是把天下財富都拿來也不夠,何況一個京城?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是邊防重地,怎能割讓?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和敵人往返談判,拖延時間,等候各地勤王大軍到來,就可以反擊,金軍只有六萬人,孤軍深入,糧草不濟,不可能長久堅持。

 宋欽宗哪管民眾死活,先保住自己要緊,又以“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先後把李綱貶到亳州,夔州任職,人不能留在東京。

 當李綱還沒走到夔州,金軍已經再次圍攻東京,宋欽宗又要啟用李綱,領東京府事,可惜無濟於事,還沒等李綱折返回來,康王已經被宋欽宗送到金營為質了。

 种師道與李綱商量許久,最終定出一條計策,欲差遣兩、三位頭腦機敏、武藝高強之人混入金營,伺機救出康王。二人拿定主意後,隨即召來外城都統制馬忠,詢問軍中有無可派人選。

 馬忠一聽此事,當即回稟道:“現有關勝等二十幾位好漢在末將帳下聽候調遣,他們個個都是身懷絕技、斬頭瀝血的忠義之士,可著關勝前來,一問便知有無適合人選。”种師道、李綱大喜,急忙命人傳關勝入帳問話。

 關勝得知兩位相公的意圖後,說道:“此次隨末將來京的隊伍中,倒是有兩個小兄弟堪當此任。一個是險道神鬱保四。他早年常在北地販馬,身材魁梧,武藝也不錯,還懂得番邦語言。另一個是白日鼠白勝,為人靈巧機敏,早年在梁山便常充細作。”种師道略一沉思,說道:“此事乃是虎口捋須之舉,關將軍看他們果真能夠勝任?”關勝回道:“他們雖然出身不好,但卻與末將同生共死多年。縱是不理解天下興亡大義,但義氣所致,卻也必是肝腦塗地、在所不辭。量材使器,還請兩位相公明察,關勝不敢偏私所好,也不願埋沒了他們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