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草籽 作品

第一章 魂穿藍星;第二章 風起臨淄;第三章 私塾問道

 那被救小姐張了張口,還待留人,樂天卻返身來到父親身邊,說到:“爹,咱們走吧。”就在樂天一眾離開後,將將要進入城西集市之時,那出事之地,已經被眾兵丁包圍,集市之中也有幾隊官兵搜索,也不知後續之事如何……

 樂天一行在西市售賣了獵物,所獲分為七份,自家得了二份,收穫頗豐。

 大家各自開啟採購模式,一部分給自已買,另一部分給村中代購,油、鹽、醬、醋、米、面、針頭線腦不一而足,其間樂天爹更是買了二匹青布,又去鐵匠鋪子買了幾壺鐵箭矢,未時許,一行人從西市出來向南城門而去

 到了南城門,只見兵丁林立,嚴格盤查行人,城門洞側牆面上張貼著幾幅人像,赫然有那綠衣少女畫像在列,在樂天的清淅記憶中,那畫像頗有幾分相似。

 人群中也有議論,言道成王弟信王的幼子,一個欺男霸女的紈絝子,今早被人斬殺於西市前大街,兵丁正在追捕兇手,而稷下學宮上大夫慎到的子女在西市前大街被馬匹衝撞受驚,家丁死二人,重傷一人,正由學宮與成王交涉,索要說法。

 在緩慢的檢查之中,樂天一行卻也並未受到叼難,順利出得城來,天將黑時,到得家中,村中人歡天喜地的各領回錢物。

 樂天娘也早準備好飯食,爹也從廚房拿出一陶罐,拍開泥封,剎時酒香撲鼻,一盆燉野雞的香味引得樂天口水直流,一盤筍炒野豬肉也是香氣馥郁,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吃了起來。

 第三章私塾問道

 晚間,百無聊賴的張樂天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

 魂穿二天了,仍沉浸在亦真亦幻之中,對這生活,還有這天下之事,都處在懵懂之間,糊里糊塗的來到這異世,我將何去何從啊!

 這個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丹田中這一團氣是什麼?我是終老於這山林中,安穩生活於當下,還是走出這大山,去外面那紛亂的世界,去經歷一番風雨,去開創另一個未來?

 我這中醫多年所學,還有軍醫院校培養的軍事素養,一身的本事,難道要埋沒在這山村中?

 做為二十一世紀優秀青年,既然來到這異世,我怎也要像我輩先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吧!唉,且不管了,聽爹和娘說,稷下學宮年初招徒,準備讓我且去一試,其招收條件是熟知經史子集,或身具異能者方可,這對於當今天下士子,或是何其難也,但對於我來說,且是容易著。

 今天我觀那告書和宣旨,洋洋幾百言,還有那通輯文書,今皆歷歷在目,說過目難忘亦未可知,待明日先把以前私塾所學經史子集通讀一遍,看看效果如何吧!

 然後再拜訪一下我這身體的老師劉夫子,請這老夫子指點一二吧,想著想著,漸漸的沉沉睡去。

 第二天天剛亮,吃過早飯,喝過藥湯,因剛病過,爹孃堅持讓自已在家休息,樂天也樂得有空施行自已的想法。

 爹和村裡獵人組隊又去打獵了,這年頭,猛獸很多,獨狩很是兇險,獵人多組團狩獵,鮮有個人進山。

 娘也帶著布匹,還有畫著的兒子的全身尺碼的紙板,找村中靈巧婦人幫忙做成衣去了。

 樂天這時在床下拉出自已的大書箱子,撣去上面的灰塵,略過簡單的千字文,簡單的算學,拿出經史子集,一本一本的誦讀,待讀完一本,閉目回想,真的是每一頁、每一行都歷歷在目。

 樂天不禁心頭狂喜,我的靈魂,溶入這純淨的大腦,似乎靈魂格外壯大,腦域也更有開發,以前所學模糊的和忘掉的記憶都更加清淅的顯現,似乎也真的可以過目不忘了。

 待全部看完,已是日上中天,娘還沒回來,樂天胡亂吃了幾個餅子,喝了口水,隨手帶上二隻野雞,一隻野兔,爹爹的一罈老酒,關了家門,信步向齊陵縣城方向行去。

 到了縣城,已是下午了。縣城不大,僅一條主街,樂天一路打聽著向劉氏私塾而去。

 到了私塾,大門敞開著,裡面廂房,朗朗讀書聲在院中迴盪。

 院中一大柳樹下,一老者閉眼仰躺於一滕椅中,椅旁一桌,桌上一茶壺,一盤,盤中六隻陶土燒製的茶杯,桌旁放著四支可摺疊的撐子橙,老者隨著搖動的椅子緩緩地搖拽在深秋的微燻的風裡,好不愜意!

 樂天放下手中物件在樹旁,輕步上前,執弟子禮:“先生安好!”,老者亦緩緩睜眼,見是自已已結業的優秀弟子張樂天,心中甚喜:“樂天,你怎麼有閒來看為師?”快坐下,喝些茶水。

 樂天先是摸了一下茶壺,發現壺尚溫熱,於是倒了一杯茶水躬身遞給夫子,輕聲道:“先生,請茶!”

 夫子這時已抬高滕椅靠背,坐了起來,也就笑吟吟的接過茶杯,慈愛地看著樂天:“天兒,坐下,你也喝吧,來為師這兒,是有什麼事嗎?”

 樂天也給自已倒了一杯,一口喝乾,笑嘻嘻的躬身行禮說道:“先生,弟子與您一別數月,甚是想念!爹說開年稷下學宮開宮收徒,許我前去應試,特來請教先生應對之法。”劉老夫子示意樂天取撐子坐下,遂頷須沉吟起來。

 須臾,夫子輕聲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寧名,非常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當今天下,群雄紛立,百姓困苦,我等苟活於亂世,偏安於一隅,以你之資質,當憤而自強,達而救濟天下呀!”

 又喟然長嘆:“天兒,你去稷下學宮吧,修身以自強,又廣結天下有識之士,為這蒼生盡一份綿薄!”

 樂天心中默唸這《道德真經》,忽覺丹田中這氣團似是壯大了許多,更多靈氣溢出散入四肢百骸,心有所感,口中朗聲道:“弟子明白了,謹遵先生教誨,弟子拜別師尊!”又躬身行一大禮,轉身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