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草籽 作品

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七章 笑靨如花

 這時二人已坐在桌旁,那姑娘年約十六七歲,正輕啟珠唇:“奴乃燕霍王門人,姓陳名嫣,前歲我大燕與齊信王所率大軍大戰而敗,信王侵入我大燕,屠三城,燕王令我等刺殺信王,以報國仇,奈何信王防衛嚴密,以致功敗垂成,奴打算入學宮習武,學成再報這血仇。觀當日公子不惜隕身救人,奴心感佩,不知公子何方人士,姓甚名誰?”

 樂天微笑道:“姑娘不是和我一起救過人?我叫張樂天,齊陵南武人,家中以打獵為生,今報考學宮,無非為日後搏個出身罷。姑娘,我隔壁尚有空餘客房,我送你過去,夜深了,早些休息罷!”送到客房門前,樂天拱手告辭。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樂天和李柱正在院中習練拳腳,陳嫣住處房門一開,走出一位青衣青巾的少年士子,看那少年,俊俏中不失英武,灑脫中略顯撫媚,正是陳嫣男士打扮,昨夜沒見這女子有包袱之類,今卻另換一身衣物,估計是有乾坤袋之類儲物之物,這世界到有空間儲物之物,卻是異常珍貴,只得在門閥教派領袖中少有耳。

 樂天道了一聲早,快步把爹和李伯叫了出來,:“李伯、爹,這是陳嫣,燕國人士,就是去年在西市和我一起救人的那個女孩,她也是來參加學宮考核的,昨夜來訪,因無住處,就留了下來。”

 陳嫣恭敬上前拜見問安。大家對去年救人一事印象極深,看到這女娃長相嬌美又頗識禮數,俱都心中喜歡。吃罷早飯,陳媽自去參加考核,樂天和李柱也準備去往姜太公祠遊歷憑弔。

 二人出得臨淄,一路向東,約三五里,前面就是康浪河,大河自東南向西北奔流,在東營縣界匯入黃河。

 臨淄段河面甚是寬闊,水流平緩,三五漁船行於河上,彼時齊人多浪漫,船上隱約有歌聲傳來: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亦有詩以載之:驅車一回首,西眄康浪源。不見飯牛人,狂歌夜火間。一朝躡卿相,通國稱其賢。不遠處幾座古色建築佇立於河邊,那便是姜太公祠了。

 姜太公祠主要有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封神宮等各宮殿組成。

 太公祠大殿中軸對稱、來到主殿門前,抬眼便見正殿大門的門楣懸有‘‘姜太公祠”四個大字,大門兩側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龍、白虎兩星君。

 主殿內正中供奉著姜太公彩繪聖像、兩側供奉有齊國的第二代國君齊丁公和第十六代國君齊桓公的聖像。

 殿壁上的壁畫,是姜太公的生平事蹟,主要有:姜氏封呂、貧困生涯、棄官避紂、著書立說、渭水垂約、孟津會盟、牧野大戰、封齊就國、與萊爭丘、嚴罰不訓、周王授權、傳子歸周。

 西五賢殿,供奉有齊國的五位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有管仲、孫武、孫臏、司馬穰苴、田單;東道祖殿、供奉道教的先祖東華帝君,東院樓下供奉有碧霞元君、送子爺爺、送子奶奶,西院樓下供奉有觀世音菩薩、財神、藥王神。

 祠內分為六個院落,亭臺樓閣、曲折迴廊。晨鐘、暮鼓、庭院深深、鼓罄聲聲、香霧飄嫋。

 進得殿來,便見三五成群的士子一邊遊覽一邊談論著。

 站在太公像前,只聽旁邊幾人中一位二十許的士子喟嘆道:“我漢室雄據關中,正是太公發起之地,我呂楊亦為太公後人,當自強以助我王一統江山,解民倒懸啊!”

 另一夥人聞之,一人亦朗聲道:“我楚地物華民豐,兵強馬壯,豈是你等化外之地可比?一統江山必是我楚國為之!”

 又一聲嗤笑傳來:“太公乃我大齊第一代君王,我大齊人傑地靈,爾等皆微不可言也!”

 眾人紛紛加入爭論,各個口若懸河,面紅耳赤,人也越聚越多,一時間嘈雜混亂,逾爭逾烈。

 忽一人跳起朝著另一人揮拳打去,那人揚臂格擋,復抬腳將那跳起之人踢了出去,功夫確是不弱,二波人紛紛上前動起手來。

 樂天見狀,身形一恍間插入那二波人中,左一抓,又一丟,把那打鬥之人分左右仍跌地上,口中喝到:“都住手吧,口舌之爭無意,有本事將來戰場上見!”

 大家見這少年如此身手了得,也都息了打鬥之心,那先前說話的楚士子向著樂天拱手一禮:“兄臺好俊的身手,吾乃楚國項凡,未請教兄臺高名?”樂天亦拱手回道:“吾齊陵張樂天,兄臺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