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漁舟 作品

第50章 他摔倒了你敢扶嗎?

張三快速回道:“可如果沒有道德的束縛,法律引導只會是以暴制暴,最後的結果是殺人無數,這樣將會造成更大的禍端!”

李斯深吸一口氣,仰頭撫須,緩緩道:

“好!既然御史大夫堅持己見,那老夫就用末世之前的法來問一下。”

“老夫也看過末世之前的案例,其中就有很多案例令人不解。”

“譬如其中之一,倘若路邊摔倒了一位老者,御史大夫,如若是你,敢扶爾?”

還沒等張三回答,李斯繼續說道:

“此等問題老夫也詢問過許多人,大致分為兩者,一者是不敢扶,一者是必須扶。”

“不敢扶的心中就沒有道德嗎?敢扶的心中就有道德嗎?”

“另外,不知御史大夫有沒有興致猜測一下?不敢扶的是哪方人?”

聽到這,張三眉頭緊鎖,目光深邃,雙手交叉,用力的搓著手。

對於李斯問的,那還用想嗎?

肯定是末世之人全都不敢扶啊,必須扶的則是大秦之人。

因為《秦律》中有寫:有賊殺傷人衝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zi一聲)二甲。

意思大致是賊人在公共場合侵犯他人時,旁邊的人都沒有救援,那麼官員會還原現場,最後判罰案件地點百步範圍內的其他人有罪,會被罰兩副鎧甲。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老者摔倒等許多見義勇為事件。

當然,《秦律》也不只是一味的罰款,你幫助了他人,官府會獎賞幾兩黃銅錢,獎賞金額視情節而定。

可以說,見義勇為在大秦不是美德,而是一種義務,這也是李斯針對人性制定的法律。

如果碰到末世之前的訛人事件,那隻能說,訛錯時代了。

《秦律》也有寫,訛人事件屬於誣告罪,一旦屬實,那麼將會懲罰三年勞役,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不禁要勞役,甚至還要割舌頭。

這條律令對誰都適用,不論年紀。

見張三沉默,李斯深吸一口氣,肅聲說道:

“御史大夫所說的道德束縛,老夫認為並不正確,先不說道德無用爾,就單單一味的束縛雖然可以暫時壓制人性,但人性就是人性。”

“它不會因為後天的學習就會消失,只會更加深埋心底,日積月累,讓人表面看起來是謙謙君子,實則內心骯髒齷齪!只要有點利益引導,將會導致更大的禍亂!”

“即便表面人人都有道德那又怎樣?可他們心中早就已經失去了忠義孝悌,早就沒有了禮義廉恥。”

“被壓抑許久的私心、貪婪、虛榮充斥著他們的內心!為了私慾,可以放棄忠義,為了利益,甚至賣國弒親!此者,亦稱人乎?!”

李斯聲音越說越大。

“這!便是御史大夫所說的道德束縛人性嗎?”

“道德可以做到的事情,法律也可以做到!並且比道德做的更好!”

“如果沒有法律來進行引導,那人性才會變成大江大河,俞發不可控制!”

“唯有法律的引導,才會讓忠義孝悌禮義廉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