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無花果 作品

008、大師

 因此,洪昇只能將所學偷偷傳授松坡,卻不能拉他一道去拜入大師門下。這期間,他卻也遵從大師要求,並未向松坡及別的什麼人透露其身世來歷。

 直到這次,松坡向他坦露心扉,他方將大師生平盡皆告訴了好友。

 大師本名雷成,晉國南郡德州安平鄉人,因家境平平,僅上過兩年私塾。據他自己所言,其自幼遊手好閒,好結交,常與一幫狐朋狗友廝混。

 三年前的一天,雷成與兩位好友進山遊玩,偶遇一異人。那人相貌不凡,舉止怪異,一番攀談之後,給了三人一本《百草千金方》,令他們日夜誦習,將來可憑此治病救人,隨後又傳了幾人一套心法,同樣囑咐勤加習練。

 三人回家後日夜誦習該書,果真便通醫術,又遵照其囑習練心法,竟個個皆得神通。

 半年後,那異人又回到該村後山,再喚雷成等人相見。

 此次他告訴三人,須將心法往天下廣為傳授,如此如此,方能得更大神通。

 雷成和兩位好友此時已對異人深信不疑,於是遵其囑咐各自上路,往異國他鄉去尋合適之處將心法廣為傳授。而這雷成一路向西,就來到了這大盛霸郡境內,最終於酆城遠郊雞鳴山廢廟中安頓下來,開始按照師囑選優擇賢,傳道授法。

 一年下來,霸郡境內已有不少人跟他秘密修行。

 為方便管理,大師將門下弟子分為兩類,分別稱侍者與信徒。

 所謂信徒,又叫在家弟子,就是像洪昇這類只需偶爾上山拜謁的居家自修者。而侍者則終日侍奉跟前,為其護法。

 半年來,洪昇只回來過兩次,大師與他也只寥寥數言,並無特別交代。

 替松坡打探大師的真實意圖,並伺機促成他倆會面,就是他這次上山的目的。

 已遠遠可以看見山頭第一座碉樓時,洪昇勒住馬,抬起一條胳膊,用他那寬大的袖袍擋在頭頂前方,以免雨霧阻礙自己的視線。

 他扶了扶斗笠,這樣能看得清楚一些。

 看著看著,洪昇心中忽生一念:如果在碉樓上插杆旗幟,此地豈不就是一座營寨。

 我的松坡老弟,看來這次果真讓你說著了。

 “什麼人?”

 當他繼續驅馬往上攀行,從碉樓處冷不防傳來一聲喝問。

 洪昇愣了一下,想起那句已許久不曾道過的口令。

 “遊隼歸山。”

 “歡迎回家,兄弟。”對方立馬變換了語氣,顯得友好了不少。

 “好兄弟,是回來參加天兆祭禮的嗎?”那人問。

 天兆祭禮?洪昇沒聽說過這事。

 當然了,他是在家弟子,這類事情未必會通知他參加。

 “趕得上的話,看看也好。”他心裡琢磨著松坡的交代,隨口應付道。

 “趕得上。”碉樓上那人說,“至少要等到黃昏,如果雨停了,才能開祭。”

 洪昇已隱約可以看見那人。

 那人躲在一道殘損的箭碟後面,半月形拱門勉強能遮風擋雨。

 他披著一件跟洪昇身上一樣的蓑衣,緊緊依靠著牆壁,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現。

 “瞧這模樣,天黑前雨會停嗎?”洪昇假裝在意地問。

 “大師說今天黃昏時會有云開霧散的機會。可我覺得不太可能。”那人高聲說。

 我也覺得不太可能,洪昇心裡道。

 戎州春季多霖雨。地無三日干,天無三日晴。這雨一下起來就沒個完。

 “但願這雨能停吧。”他輕飄飄地說。

 洪昇慢慢悠悠進了山門,來到殿前廣場,在已搭建了一小片雨棚的馬房拴好馬,準備再步行前往清風殿。這裡有草料,水槽,而且淋不到雨。

 他的坐騎可以在此得到照料和休息。

 此地曾是一處大院,但四周沒有牆基,只有一圈僅剩木樁的石臼底座,如果用作馬房,這片地方至少能輕鬆容納兩百匹馬。這院子以前也許就這用途。

 他解下蓑衣,搭在馬槽旁的橫杆上,然後甩了甩大衣袖,邁步朝清風殿方向走去。

 清風殿是整座雞鳴山古廟保留最為完好的建築之一,壯觀雄偉,甚至連牌匾都還在。只可惜那牌匾上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因鎏金脫落,如今只能在陽光明媚的天氣方能看清。

 此時,殿門口站著兩個人,左右侍立,雙手交叉背後。走近後,洪昇主動跟他們打招呼。他先是舒展地甩了甩衣袖,然後高聲道:“弟子酆城洪昇,求見大師。”

 他沒問大師在不在,也不用問。

 大白天的,除了清風殿,大師一般不在別處。

 大師果然在裡面。因為其中一名侍者已在高聲唱名:“酆城洪昇,歸山拜謁。”

 門開著,洪昇抬腿便往裡走。

 大廳裡燈火通明。

 雷成大師今天並未端坐高臺之上,而是站在大廳中央,正由一群人圍著,手舉臺燭,端詳著攤開在地板上的一幅巨畫。

 不,是一幅地圖。

 見那幫人看得聚精會神,洪昇便也湊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