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無花果 作品

047、歃血

 山丘於茫茫森林中突兀升起,猶如天地間塞入一顆巨石。

 孤峰台山如其名。

 其峰頂淺平,隔著數里地遠遠望去,便可見光禿山坡上亂石密佈,形成細密的齒狀起伏。它正像是一座大得無與倫比的烽火臺。

 魯巴說,他聽老人講過,當年烏蠻人在此抵禦中原大軍,八千人被四萬大軍圍困四十餘日,始終不曾失陷。最後中原人糧食耗盡,死傷慘重,不得不狼狽撤退。

 “那山上看著光禿禿的,水怎麼解決?”鄭衝問。

 “據說山上有個湖。”魯巴說,“但上面種不了糧食。因為那是座石頭山。”

 徐芾也久久望著那座山,不知在想些什麼。

 “那地方會對我們有用。”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張口丟下一句。語氣篤定,像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半日後,他們總算騎行至山腳,並很快找到一條通往山頂的路。

 四人並不停留,開始慢慢往山頂騎行。

 森林在不到半山腰就已結束,石山顯露出它脆弱斑駁的皮膚。半山往上,薄薄的浮土上便只生著低矮的灌木和野草,形成片片青綠。裸露的山岩則覆蓋著青褐色苔蘚。

 從這裡,已經能夠看見森然聳立的第一道石牆。但石牆損毀嚴重,殘破不堪,從牆上垮塌的石塊一路傾瀉而下,就像曾發生過一場可怕的泥石流。

 越近山頂,這種狀況就越發明顯。

 很顯然,這些石塊都曾是堅固要塞的組成部分,見證過無數次浴血苦戰。

 再往上,便可近距離欣賞那些石牆的殘存。

 石牆圍繞山坡而建,呈環形,共有三道,每道都將近有一人高。每道石牆之間留有狹窄的平地。

 平地上雜草叢生,偶爾會出現一個低窪水凼。

 魯巴說,那是曾經駐紮營地的痕跡。

 從第二道石牆開始,通往峰頂的路就明顯被一道道石頭壘砌的夾道所限制。越往上,越是形成了一條通道。如果有人從山下攻來,無論多少人馬,都不得不從狹窄通道中往上爬。

 那種經歷,一定不會好受。

 峰頂就是光禿禿的岩石,和一個又一個大坑。從遠處看見的那些碟狀鋸齒,儼然就是靠近峰頂的最後一圈石牆。這圈石牆建得最為宏偉,保存得也最為完好。石牆足足有兩人高,頂上寬約兩步,擠在一起,勉強能站下兩排人。箭碟和垛口沿著石牆外側分佈,多不勝數。每隔半里,牆上還有一座瞭望塔。

 儘管有些風化,但這最後一道石牆依然顯得十分堅固。

 只是瞭望塔已沒兩座完整的了。

 “這地方不錯。”徐芾朝四處看了之後宣佈,“足夠容納兩萬人馬。”

 他也看到了魯巴說的那個湖。

 準確說,那是一個窪地形成的死水潭。因為這片地區常年降雨豐沛,所以水潭看樣子從沒幹過。

 不過,假如天天下雨,那麼待在這裡想必也會非常難受。

 鄭沖和五兒此刻已經開始有了怨言,嘴裡嘀咕著,說這地方過於荒涼,又沒有樹木遮蔽,不適合長期駐紮。

 聽著兩人發牢騷,徐芾並沒有說什麼。

 他翻身下馬,走到一處尚有些樣子的哨塔下,找了條石梯爬上去。

 在上面一番眺望,他似乎越發感覺滿意,便興沖沖地叫鄭沖和五兒也爬上去看。

 鄭沖和五兒於是也爬了上去。

 徐芾指著山下對兩人說:“看看,視線非常好,山下的情況一覽無遺。只要有決心,任誰想從下面攻上來都不容易。”

 然後他臉上陡然露出笑容,看了看兩個小夥,語帶調侃道:“怎麼,不喜歡這地方?別擔心,這種荒山頭,只是打仗時才會來。難道誰會把家安在這種地方。”

 這時,魯巴也爬上了石牆。

 “對,這是個可以堅守的地方。”他很有信心的說。

 “有時候,打仗其實就是看誰更能熬得住。”徐芾開始跟三人解釋,“看看這地形,只要在山頂儲備足夠糧食,拖垮敵人毫無問題。”

 “對,下面四周都是森林,沒法長期駐軍。”魯巴附和道。

 “但為什麼非要跑這裡來打仗?”五兒納悶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