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3章 穿越武帝時代,當官才是正道!

 樊千秋最值錢的財產,就是這區屋子了。

 大漢的房價並不貴,或者說是豐儉由人。

 天子皇后的未央宮,豪猾大族的百萬宅邸,黔首黎民的一區房,都是遮風避雨的地方罷了。

 樊千秋走進的這區屋子,是黔首黎民最常住的屋子。

 門前是蒲草蓋的廊簷,進門之後就是正堂,兩側各有一間被夾牆隔開的耳房。

 右耳房是寢室,左耳房是廚和廩。

 長不過三步,寬不過兩步。

 【一步≈1.5米長】

 至於院子是沒有的,房前房後只是各用一道稀稀疏疏的籬笆圈了圈。

 雖然簡陋,產權倒完全歸屬於樊千秋:穿越之前,他在首都可買不起這麼一處宅子。

 只是不知道三天之後,這區價值兩千錢左右的屋子,還能不能保得住。

 走進屋來,樊千秋站在正堂裡張望了一會兒,發現其中一切陳設都非常樸素,都是尋常百姓家使用的物件。

 這些物件多是素的木器和陶器,只在膳房中有幾件鐵器,寢房的榻上更是隻有麻質的衾被。

 橫看豎看,都只看到了兩個字——寒酸。

 不過屋中收拾得還算乾淨,看來“樊千秋”雖然身份低賤,卻不是一個邋遢之人。

 至少沒有聞到異味,沒有看到蟲鼠亂跑。

 樊千秋把2975這個數字默唸了幾遍,就開始在屋裡翻找了起來。

 從東到西,從上到下,折騰了許久,才在睡榻那張破草蓆下找到了兩串錢。

 加起來左不過四十錢。

 至於其他值錢的物件,那是一樣都沒有尋到。

 就連廚房裡米缸裡的帶殼粟米也不多了,鹽罐裡更只有一小撮發黃發黑的粗鹽。

 至於油葷之物,自然是不見蹤影。

 樊千秋掂了掂這幾十個半兩錢,苦笑著躺倒在了草蓆上。

 不知道只有自家這樣窮,還是說其他尋常人家也這樣窮。

 這屋裡的情況,和自己印象中的“強漢”差距太大了吧。

 “元光三年啊,倒是個好時候……”樊千秋重複著稅書上的這個年份,努力回想此時的大漢是個什麼模樣。

 元光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