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1章 今夜,你我為刀俎,他人是魚肉!(求追讀)

 飯肆不大,是前堂後廚的格局。

 前堂橫縱不過十步左右,擺了一些草蓆和食案。

 大漢黔首一日只吃兩餐,不是不想吃三餐,是吃不起三餐。

 辰時進朝食,又名饔;申時進哺食,又名饗。

 至於豪猾大族,當然想吃幾餐就吃幾餐,不會有約束。

 樊千秋和淳于贅走進食肆的時候,是申正時分,所以人很多,空位甚少。

 二人尋了個靠角落的位置坐下來之後,一個十五六歲的僮僕就過來招待。

 “二位君子要些什麼吃食,只管與小人說,保你們滿意!”僮僕機靈地說道。

 樊千秋原想要食單來看看再決定,但想起自己不識字的人設,只得作罷,苦思冥想該點些什麼。

 沒想到淳于贅卻會錯了意,只當樊千秋是因為囊中羞澀才猶豫不決。

 “大兄,這頓飯食我來出請,想吃什麼隨意便是了。”淳于贅說道。

 “可有豆羹或麥飯?”樊千秋怕自己吃不慣大漢食物,就挑了兩種聽起來比較保險的食物來問。

 “這自然是有的。”僮僕笑著答道。

 “那……那我要一碗豆羹。”

 “誒,大兄這就客氣了,莫替我省錢,一碗豆羹哪夠?”淳于贅頗豪爽地說道。

 “一碗豆羹足矣,不需要旁的了,飲酒太多,吃不下……”樊千秋連連擺拒絕。

 “那就來兩碗豆羹,裡面要加羊肉和蓴菜,再來兩份旨蓄。”淳于贅定了下來。

 樊千秋一聽這食材搭配,臉色立刻就難看了起來。

 這旨蓄就是醃漬的泡菜,想來味道與後世差不多。

 豆就是菽,也就是大豆,所以豆羹類似於煮過火的八寶粥,味道也不會太奇怪。

 蓴菜作為一種蔬菜,加入豆羹裡似乎不應該有異味。

 所以問題出在了羊肉上。

 現在這個時間點,張騫出使西域尚未回來,許多後世常見的香料還未出現在大漢。

 樊千秋實在不相信姜和蔥可以完全降伏羊肉的羶味。

 大豆和蓴菜加上羊肉,煮成一碗糊糊,總讓樊千秋想起巴拉特的糊糊美食。

 樊千秋連忙就想勸阻,但那僮僕看到淳于贅出手闊綽,自然不給樊千秋這個機會,三言兩語就將賬算清了。

 “豆羹二錢,羊肉五錢,蓴菜旨蓄合一錢,每樣兩份,合計18錢。”僮僕笑著說道。

 “好,若是不夠我等再添!”

 “好嘞!”

 “贅啊,大兄我吃不……”樊千秋還想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