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35章 朕斷言:樊千秋大禍臨頭,不見也罷!

 桑弘羊苦思冥想片刻,才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類比。

 “這考試如同陛下策問,但所問都是微末之學,字怎麼寫,數怎麼算,重實用。”桑弘羊小心地遣詞造句道。

 “如此看來,是為更好地徵收這市租吧,徵收市租,記錄出入貨物,都要能寫會算。”劉徹自己給出了答案。

 “少郎君看得通透。”桑弘羊說道。

 “少郎君,前面就要到大昌裡了,是再看看,還是直接去裡市?”一直沉默不語的衛青指著前方問道。

 劉徹抬頭向前看去,大昌裡的閭門就在眼前不遠處,與剛剛走過的安定裡相比,這裡更熱鬧了許多。

 從剛才到現在,他對這個樊千秋越來越好奇了,很想要見一見對方,最好能暢談。

 可是,他現在又有一些猶豫和遲疑。

 若只看此人戶籍簿上的身份,他不過是這長安城無數出身低微的市籍黔首之一。

 可是這一路走來,見到的事情和聽到的事情,讓劉徹覺得此人不是一般的黔首。

 看起來只是一個在私社中打混的市籍坐賈,但他做的卻又都是官吏該做的事情。

 更是比大部分的官吏都要做得好,做得妙。

 而且其中許多舉措,暗暗符合劉徹心中所想。

 威震宵小的誅九族之刑,組建監察不法的夜鴞,大力征收鄉里的市租,簡拔精通算學之人……

 樊千秋在清明北鄉的這些舉措,讓劉徹大有啟發。

 這些舉措,都可以改一改,搬到朝堂去試上一試。

 若是放在以前,劉徹回宮之後,會立刻下詔,將這樊千秋徵召入宮,讓其到宣室去君臣對策。

 但現在,劉徹覺得此人與董仲舒、主父偃、司馬相如這些賢良文學都不同。

 樊千秋身上的本事,恐怕還不只已經展露出來的這些。

 劉徹還未完全控制住朝堂上的局面,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仍會有許多掣肘。

 他是天命在身的天子,是上天在這人間的化身,自然地位崇高,無人能比。

 可是,朝堂的大權,卻並不在他這天子的手中,而是在丞相的手中。

 倒不是因為當今丞相田蚡是太后的兄弟,是自己的舅舅,所以才權力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