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36章 你們叫我樊扒皮,我稱自己及時雨。

 萬永社市租收得勤,多少會帶來一些怨言,樊千秋得通過撒幣來挽回。

 樂善好施、急公近義、艱苦樸素……想在大漢出仕,這些功夫得做足。

 所以在自己的吃穿用度上,樊千秋也就能省則省了。

 除了沒有棉質洗臉巾之外,牙刷也是沒有的,人們每日清晨都只能用布來擦一下牙齒,稱為“揩齒”。

 不過因為飲食比較單調,菸草檳榔一類的成癮物也還未出現,所以人們的牙齒狀況也並未太過糟糕。

 當然,樊千秋對此事的要求更高了一些。

 他根據後世史書的記載,找到了牙刷在古代的替代品——楊柳枝。

 將楊柳枝泡在水中,使用的時候直接用牙齒咬開,裡面的纖維會形成類似梳齒的結構,非常適合清潔牙齒。

 隋唐時期,官民百姓都會用楊柳枝來刷牙,並且留下了“晨嚼齒木”的典故。

 至於牙膏,樊千秋則用研成細碎的木炭粉和食鹽來代替。

 有了這樣一套土法牙具,也就基本滿足樊千秋的需求了。

 ……

 樊千秋放下手中的楊柳枝,又整理了一下袍服,就來到堂屋門後,打開了房門。

 一股刺骨的寒風立刻就湧了進來,將屋中本就不多的暖意席捲一空。

 隨著寒風一齊湧進來的,還有萬永社二十個健碩的年輕子弟的身影。

 他們原本在屋外或站或蹲,見到門開了,就立刻站了起來,齊齊地排在門兩邊。

 這些人,就像兩堵人牆一樣,暫時將寒風擋住了。

 “社中子弟問社丞安!”二十個子弟的聲音很齊整,已經配合出了一種默契。

 樊千秋不意外,因為這些子弟都是社中最得力的年輕人,每日都要來接送他。

 他沒有拒絕這種排場,倒不是因為享受其中,而是出於實用的考量。

 這兩個月,清明北鄉的市租收得很順利。

 所以萬永社現在很有錢!

 而且這筆錢多得超乎常人的想象,甚至也超乎樊千秋這個始作俑者的想象。

 社內的子弟自然知道這錢是屬於縣官的,可是社外的人就不一定這麼想了。

 他們只會認為是樊千秋接住了潑天的富貴!

 現在,周圍左近的幾個鄉已經傳遍了,都說萬永社新上任的社丞賺了大錢,睡榻之下都是半兩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