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57章 此地富人多,油水足,速來!(求追讀)

 “這……”

 “莫要多問,我有數。”樊千秋提醒道。

 “諾!”豁牙曾也不再多話,領命而去。

 ……

 翌日辰時,天光大亮,和昨日一樣,這一日也是一個上佳的好天氣。

 日頭當空,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看不到任何一片遮掩視線的烏雲。

 這樣一個好天氣,出來設肆的行商也格外多,熙熙攘攘,將清明河的北岸塞得滿滿當當的。

 樊千秋帶著豁牙曾一起喬裝出行,擠在人群中,喜多過憂,對十一月的市租數目非常期待。

 很快,二人過了清明橋,就進入了清明南鄉的地界,這是樊千秋第一次往敵陣的深處探索。

 行走在清明南鄉的閭巷中,樊千秋雖然也看到了一些行商,但稀稀拉拉的,實在難成氣候。

 樊千秋一路上留心數了數,判斷最多隻有清明北鄉的兩成。

 如果說清明北鄉是後世的尖沙咀,那麼清明南鄉就是屯門。

 肥瘦區別,一目瞭然。

 “豁牙曾,以前常來清明你南鄉嗎?”樊千秋問道。

 “常來。”豁牙曾有些不好意思地咧開嘴笑了笑。

 “為何?”

 “清明南鄉的鬥雞寮和娼院最多,二三子平日得了錢財,都願意來此處耍一耍。”豁牙曾倒是很老實。

 “是比我們清明北鄉要多許多嗎?”樊千秋問道,大漢盛行走狗鬥雞六博之事,他還都沒有去見識過。

 “多許多,最南邊的槐裡,有一條岔道全是鬥雞寮,通宵達旦,整夜整日地鬧騰。”豁牙曾非常羨慕。

 “整夜?不用宵禁?”樊千秋問道。

 “這些鬥雞寮都建在私人的宅院中,和娼院一樣,都可以留宿飲食,不礙事的。”

 “原來如此。”樊千秋感嘆著點了點頭,看來這清明南鄉是長安的娛樂中心了。

 “那條岔道中起碼有二三十家鬥雞寮,一日流過的錢財,加起來恐怕有十幾萬錢啊。”豁牙曾又補充道。

 “這全都是富昌社的產業?”樊千秋問道。

 “倒不是,”豁牙曾似乎有些不確定地說道,“聽說以前都是富昌社的產業,後來報效給南皮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