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76章 這牢,我得坐,不吃虧!(4k大章)

 如此一來,竇家的怒火怎麼也不可能燒到自己這長安縣令的身上。

 心中這樣盤算著,他看樊千秋的眼神也就凌厲了起來。

 可是,樊千秋謀劃了這麼久,又怎麼可能留此漏洞呢?

 “義使君,竇桑林縱容了數百人搶奪市租,如今已被擊退,數十從犯現在被押在運送市租的車邊。”

 “另外,我已在這些半兩錢上留了記號,在城中大索,定能發現這些錢的走向,也可以為其罪證。”

 “此外,清明北鄉數百鄉梓都親眼目睹此事,想來此刻已在北城郭傳開了,定然無人可顛倒是非。”

 “我怕使君會被旁人阻礙,不便派人徹查,所以,就讓清明北鄉的窮儒生們各自抄好了陳情訴書。”

 “若使君半個時辰不能派人到安定裡拿人證和物證,儒生們會到中尉寺、大司農寺和各都尉寺去……”

 “長安縣寺管不了的案子,總有別的府衙能管的,我不為難義使君。”樊千秋平靜地戳到了義縱。

 別的府衙不敢管此事,那倒也是無傷大雅。

 但是,若“長安縣寺不敢處置竇桑林”之事傳出去,那義縱苦心經營起來的酷吏的名聲就全完了。

 而他義縱在皇帝心中就徹底成了個廢物,仕途只會越來越黯淡。

 樊千秋這一手借刀殺人和李代桃僵,玩得是真是好啊,逼得義縱自己心甘情願地往這賊船上面跳。

 義縱沉默許久,終於下令了。

 “爾等都去安定裡,將人證和物證都帶回來,本官要好好審審!”

 “諾!”既然有人站起來拿主意,其餘人終於鬆了口氣,領過竹符,紛紛離開正堂,點齊人馬出發。

 一時之間,堂外亂糟糟的,堂內則是異常安靜:公孫敬之,呆站在堂中,不知是走是留,非常尷尬。

 人少了,有些話就更好說了。

 “樊千秋,讓你的子弟先下去吧。”義縱此時已經沒了驚慌之色,逐漸鎮定了下來。

 “諾!”樊千秋揮了揮手,連同豁牙曾在內的所有人都退下了。

 “公孫敬之,屏退門口的亭卒。”義縱又說道。

 “諾!”公孫敬之連忙來到正堂外,將門口的門卒全部屏退了,而後他不敢怠慢,回到正堂待命。

 “樊千秋,人證和物證,你可有把握不出紕漏?”義縱問道。

 “人證有近百人,物證有五萬錢,定無紕漏。”樊千秋答道。

 “你以為沒有紕漏就完事了?那是竇家,吃起人來不吐骨頭……你能設局,竇家就不能設局?”義縱嘲諷道。

 “草民知道義使君最能秉公執法,所以我誅殺竇賊,第一個就想到將此功勞進獻給義使君……”樊千秋答道。

 “功勞?這功勞可燙手啊,稍不小心,本官用十年蹚出來的仕途,也就毀於一旦了。”義縱感慨自嘲著說著。

 “可若是將此事辦好了,義使君就是大漢第一能吏,縣官定然會重用你的。”樊千秋絲毫不怯場地說道。

 義縱說到此處就停下了,他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年輕人,他怎麼都不相信,此子竟是寂寂無聞的市籍坐賈。

 “你弄出這麼大的動靜,為了什麼?總不會與南皮侯有私仇吧。”義縱有些陰晴不定地問道。

 “嗯,草民想為官。”樊千秋大大方方地承認了。

 “原來你想簡在帝心啊,難怪啊。”義縱竟笑道。

 這幾個月來,不少人聽樊千秋說過要想出仕為官。

 但是,這些人要麼以為他異想天開,要麼以為他痴心妄想,要麼不以為意……總之都認為這是件驚人之事。

 唯有這義縱雖然笑了笑,卻並無嘲笑之意,言語中甚至還有幾分讚賞期許。

 這也不奇怪,畢竟義縱的出身也一般,甚至極有可能也有一段涉黑的經歷。

 如此一來,他對樊千秋有幾分“心心相惜”的欣賞也就很正常了。

 “使君,草民卑鄙,怎麼奢望被縣官所知,能出仕即可。”樊千秋謙虛道。

 “若你立下此次功勞,出仕倒不是一件難事。”義縱提攜之意非常明顯了。

 “使君倘若願意栽培,草民不勝感激!”樊千秋佯裝受寵若驚拱手行禮道。

 樊千秋和義縱說到此處,站在一邊的公孫敬之立刻面露尷尬之色。

 他相當於樊千秋買爵出仕的牙人,靠著在中間疏通關係得些小利。

 如今兩頭的人已經相識,自己這牙人豈不多餘,什麼都落不到了?

 樊千秋看出他的不甘,心中冷笑,但是覺得對方還有利用的可能,於是說道:“以後也要公孫上吏多提攜。”

 說罷這句話,他點了點頭,暗示對方之前的十萬錢交易仍然作數,公孫敬之心領神會,立刻連聲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