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12章 讀書人的事,算行賄嗎,那是送禮!

 如今,樊千秋在萬永社自然是一人堂,可在長安縣寺卻是“新婦”。

 他雖然胸有大志,手腕也算了得,但是初來乍到,仍要上下打點。

 是虎就得臥著,是龍就得盤著,現在不宜太早暴露出鋒芒和銳氣。

 方才,樊千秋已經對下屬恩威並施了,接著,他還得疏通好上官。

 樊千秋先繞到了正堂後面,直接走進了對面的門下主簿閣,找到了門下吏的首領——縣寺的主簿許由。

 這四百石的主簿見到樊千秋恭敬來訪,也並沒有端架子,而是非常熟絡地將後者迎入閣中,請其入座。

 許由如今已五十出頭了,亦是清明北鄉人士,自幼就跟隨長安一個老儒研讀《左傳》,算是一個儒生。

 只可惜《左傳》非顯學,許由足足學了十年,最終也只能在長安城北城郭開一個精舍,開廬收徒講學。

 可是既然不是顯學,自然也收不到太多生徒,每年只能收到百多斛粟和七八斤束脩,僅僅夠果腹而已。

 後來機緣巧合,許由結識了準備由郎官外放到中縣去當縣令的義縱。

 義縱目不識丁,許由才學可用,可取長補短,義縱隨即闢其為門下議曹,二人便有了份“主僕”情誼。

 而後,許由跟隨義縱去了中縣和長陵縣,現在又回到長安縣,升為了四百石的主簿,也算榮歸故里了。

 許由年齡稍長,以後外放也只能當到縣丞,便斷了這念頭,一心一意輔佐義縱,才與竇桑林並無糾葛。

 主簿是長安縣寺的看門人,也是長安令的大管家,樊千秋自然要先與他疏通好關係。

 樊千秋在主簿室落座之後,就先與許由攀起了鄉梓的情誼。

 許由也知道萬永社在清明北鄉是鄉梓典範,所以言語之間,對樊千秋也多有讚揚之言。

 在三言兩語之間,樊千秋則通過察言觀色,對許由的性情和為人多了幾分直觀的瞭解。

 為人和善、辦事牢靠、略顯迂腐、喜歡讀經……總之,算來是一個值得交往的老好人。

 寒暄完之後,樊千秋將備好的麻布包裹拿了出來,小心翼翼地將其擺到了許由的案上。

 “這是……”許由見到之後,先是不解,接著瞭然,皺眉問道,“你要向本官行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