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12章 讀書人的事,算行賄嗎,那是送禮!

 “上吏的廉名下吏早有耳聞,怎敢行賄,此物絕對算不上行賄。”樊千秋打開包袱。

 果然,其中並不是金和銅錢,也不是玉器或者其餘值錢的寶石,竟然只是四卷竹簡。

 “這……”許由的警惕心鬆懈了下來,指著這幾卷竹簡更加疑惑了。

 “這是幾卷《左傳》的殘本,乃我一個摯友從長陵縣一中戶手裡購得的,是在自家祖屋樑上尋到的……”

 “這上戶的祖屋是戰國時修建的,上下也建有幾百年了,這中戶不識貨,五十多錢就賣給了我那摯友。”

 樊千秋把備好的說辭熟練地說了出來,又看似隨意地把竹簡往許由的面前推了推,後者雙眼立刻亮了。

 歷經了始皇帝的焚書坑儒和楚霸王的焚阿房宮,諸子百家典籍損毀頗多,用十不存一二形容亦不為過。

 直到文景時期,天下逐漸安定,才偶有諸子百家的典籍陸續重見天日,將百家先賢文脈道統承續下來。

 許由本是儒生,一聽這是戰國時留下來的《左傳》古書,不顧官儀地拿過來,在案上展開,細細讀起。

 “兩月前,我去這摯友的家中做客,偶然得見,甚是喜愛,便求他割愛轉賣與我,只花了不到一百錢。”

 “前幾日,我又聽說上吏精研《左傳》,此道雖然不算是顯學,但也是聖人之言,所以便想贈予上吏。”

 “贈書不能算行賄……是贈書!讀書人的事,能算行賄嗎?”樊千秋邊說邊很小心地觀察許由的動靜。

 此刻,他正目不轉睛地仔細辨認《左傳》上的大篆,輕微地點了點頭,連說幾聲“好”,已看進去了。

 樊千秋說的這些話一半真一半假,合在一起,最讓人信服。

 這《左傳》確實是他讓社中子弟尋來的,也是真的古書,可是價格不便宜,不是百多錢,是三千多錢。

 今日拿來此處給許由一看,自然更不可能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準備,甚至也可以說是投其所好。

 自從樊千秋當上社尉之後,就讓李不敬等人四處探聽,把這長安縣寺大小屬官的癖好都摸得清清楚楚。

 樊千秋又將這些細節記在了一卷帛書上,自名為《百官行述》,用做自己圍獵官員,疏通關係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