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70章 衛兄,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壯我情懷!

 這後院裡的幾間廂房,存著萬永社的金錠和半兩錢,還有賬冊、名冊……都是些非常緊要的東西。

 樊千秋和衛青進院時,此處很熱鬧,頭目子弟立刻都走過來問安,而樊千秋也向他們引薦了衛青。

 六百石的建章監,幾乎等於後世的中鴦景位摶摶掌,職級也不算太高,卻是戍衛警備中樞的要職。

 對於普通的黔首而言,這就是難以企及的高官,所以這些子弟頭目一個一個都有一些惶恐和緊張。

 “爾等先退下吧,我有要事與衛將軍說。”樊千秋揮了揮手,其餘人再次行禮後,便紛紛離開了。

 衛青看到樊千秋這副小心謹慎的模樣,立刻便想到對方提起的可用於軍中的器物,當下更好奇了。

 “衛將軍先坐,我這就將東西拿來給你,你先看看。”樊千秋說道。

 “有勞樊社令。”衛青拱手再次行禮道。

 樊千秋走進屋牆壘得最結實的那間屋子,不多時便出來回到了院中。

 衛青一眼就看到了他手中抱著的那個大大的麻布包袱。

 樊千秋過來後,先把這包袱放在了地上,再從懷中掏出了三卷帛書。

 “將軍,這是《子弟行為規範》,你可帶回去慢慢看,若有可用之處,也是萬永社子弟的榮耀。”

 樊千秋說罷便把逐漸遞了過去,衛青接過來後,立刻就展開了其中一卷,非常認真地讀了起來。

 其中並無太多的高論,只是“令行禁止”“賞罰分明”“忠君忠社”“庇護鄉里”之類的語言。

 硬要說有什麼可取之處,便是社約定得很詳細,零零總總竟有上百條之多,獎懲全可一目瞭然。

 衛青從未見過如此細緻的“規矩”,不禁讚歎,萬永社子弟那日能進退有度,果然靠的是軍紀!

 匈奴人弓馬嫻熟,漢軍若想要靠戰技與之抗衡,那便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到頭只會事半功倍。

 但漢民卻更能聽令受控,若是把軍紀推到極致,做到令行禁止、心齊力合,便可抵消匈奴優勢。

 那日,衛青看到樊千秋指揮子弟進退有度迎擊強敵時,便認為軍紀很重要,如今更堅定地將其看作編練新軍的關鍵。

 衛青從頭到尾翻看一遍,便將這些帛書收入囊中,鄭重其事地向樊千秋謝道:“此物甚有用,衛某再次謝過社令了。”

 “將軍不必言謝,不過是舉手之勞,”樊千秋婉謝,接著才指了指地上的包袱笑著道,“此物更能助將軍一臂之力。”

 衛青剛才看到樊千秋把這包袱拿來,便感覺到其中的東西很有分量。

 於是,他現在便猜想應該是金石鐵器一類的東西。

 難不成是什麼神兵利器?

 可是看這大小和長度,倒也不太像。

 帶著這份疑惑,衛青蹲下來,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這包袱。

 很快,包袱裡那幾件有些古怪的東西便出現了衛青眼前。

 雖然這些東西造型奇特,但是自幼便是騎奴的衛青很快便看出了其中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