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202章 他們,甚至願叫我一聲教父!

 樊千秋聽說過,一個耕地百畝的五口之家,在除去所有的開銷用度之後,一年能夠積攢下來的現錢不過一二百罷了。

 這邱廣漢之後更要在長安和潁川之間往返,路途上自然要用一大筆現錢,戶曹想要盤剝的這一千錢,他確實拿不出。

 戶曹有五人,這一千私費,公孫敬之定要拿去一多半,剩下那幾人一人能分到的不過百多錢而已,怎麼看都不算多。

 可這一千錢壓在邱廣漢這下戶黔首的身上,卻猶如一座山一般,不只是讓對方喘不過氣來,更可能要了他老母的命。

 公孫敬之有俸祿,又有萬永社上供的私費,當真在乎這幾百錢?只是毫無節制的貪慾和天然的階級性讓他索取不休。

 樊千秋沉默了片刻,心中就已經有了主意,其實此事不難辦,他甚至連思考都不用。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樊千秋手中的社會資源可輕而易舉地解決此事,幾乎毫不費力。

 所謂的社會資源可不只是錢和物,還包括看不見摸不著的人脈資源,後者價值更高。

 “邱廣漢,此事,本社令管了。”樊千秋說道。

 “噗通!”邱廣漢一頭跪在了樊千秋的面前,連連頓首:“社令啊,您真是救苦救難之人,難怪鄉梓們稱您教父!”

 “等等!教父?”樊千秋聽到這個熟悉的詞,忽然便覺得有些發愣,眯起眼睛問道。

 “正是,在這長安城中早已經傳遍了,都稱社令為教父,說是取自《老子》‘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教父’。”

 《老子》的這句話,樊千秋是讀過的,此“教父”並非彼教父,並不是對人的一個稱謂,實際是行為準則的意思。

 “簡豐,此事是不是與你們有干係?”樊千秋低聲地向身邊的簡豐問道,覺得有一些頭痛和無奈。

 其實,他此刻已經想起來了,此事雖然和簡豐有關,但源頭還是出在自己的身上。

 之前他定下這暗堂理事的成制時,為讓簡豐和李不敬等人能直觀理解,他用教父幫助西西里島民的方式做過比教。

 樊千秋萬萬沒有想到,簡豐和李不敬竟然將此事記下了,而且無師自通地把這個頭銜給了樊千秋,還找了個依據。

 “社令,我等覺得教父有宣教德行之意,聽著又極肅穆,也就順帶借用了過來,社令覺得不合適?”簡豐不解道。

 “《老子》中的‘教父’,其指的是準則,安放在人的身上,這又成何體統啊,豈不是惹來嘲笑?”樊千秋惱道。

 “其實倒也說得通,社令帶我等暗堂理事,不正是為這長安定下準則,宣揚道德教化嗎?”簡豐更加不理解地問。

 “呵呵呵呵,話雖如此,聽著確實不順耳。”樊千秋乾笑著搖了搖頭,只覺得有些黑色幽默,這名頭有些突兀了。

 “社令放心,鄉里既然已經叫開了,那便是一個好名號。”簡豐理解錯了樊千秋地意思,還以為後者對此不滿意。

 “妄自用父字,恐怕仍有不妥吧?”樊千秋對這個稱呼仍有擔憂,自己畢竟要走出仕的正道的。

 如今有了教父的稱呼,怎麼看都是一個汙點。

 “社令莫用擔憂,只是一個父字,不會犯忌諱的,仲父和義父不都是有一個父字。”簡豐仍然是毫不在意地勸道。

 樊千秋和簡豐壓低聲音竊竊私語的這段時間裡,邱廣漢有些惴惴不安,他生怕自己說錯了什麼話,才惹來樊千秋心情不悅。

 樊千秋先看了看越來越擔憂的邱廣漢,又看了看一臉堅持的簡豐,心中知道這教父的名號恐怕已經喊開了。

 此時再想要挽回定然已經是無濟於事,他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了這不好不壞的稱呼。

 罷了,既然現在走的就是教父的路子,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接下這個稱號,把教父的架子端起來,免得以後被別人捷足先登。

 想到此處,樊千秋在榻上坐得端正了一些,嘴角不由自主地耷拉了下去,臉上表情自然而然地威嚴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