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202章 他們,甚至願叫我一聲教父!

 樊千秋等人落座後,門外又是一陣嘈雜和叫喊的聲音,應該是排在院門口的那些黔首鄉梓被帶到院中來了。

 又等了片刻,豁牙曾也走進了這暗堂,向樊千秋上報。

 “稟報社令,今日拿到號牌的鄉梓,都已經在門外排好隊了。”豁牙曾說道。

 “今日落雨,天色暗得早,得快一些辦完,讓他們進來吧。”樊千秋點頭道。

 “諾!”豁牙曾自己站在了門邊的暗處中,然後又朝著門外高聲地喊了一號。

 很快,一個四十多歲穿著半舊袍服的男人走進來,他四處張望一番,眼睛適應了此處極暗的光線,立刻向樊千秋行了禮。

 “草民乃建章鄉多祿裡編戶民邱廣漢,敬問社令安。”邱廣漢向樊千秋行禮之後又向其他人行禮道,“問幾位首領安。”

 “邱廣漢,你有什麼事情要求助於社中,直接說來即可,社令為你做主。”李不敬已備好筆墨,示意讓邱廣漢往下說去。

 “草民有一瞎眼的老母,與舍弟一家住在穎川郡,原本也平安喜樂,誰知今年郡中有瘟疫,舍弟一家不幸染病皆亡……”

 “草民在潁川已無親眷,實在無人可以照拂,便想為老母遷籍到長安縣來,潁川郡一個月之前就已出了出籍的文書……”

 “可是,長安縣戶曹閣接了出籍的文書之後,卻遲遲不肯發放入籍的文書,草民去催問數次,得到的答覆是待辦中……”

 “因此家母遲遲不能來長安,草民雖然託請鄉梓照拂,可是並非長久之計,老母年邁又眼瞎,兼有悲痛,恐怕不虞啊。”

 漢承秦制,大漢對黔首的管理控制十分嚴格,黔首不允許擅自遷籍的,目的是為了將其束縛在土地上,便於收稅和徵役。

 一個普通黔首在沒有獲得通行符傳的前提下,只能在本縣範圍中四處活動,若擅自離開縣界,被官吏抓住都要判徒刑的。

 至於搬家,就更要提前獲得搬出地和搬入地的府衙分別開具文書,否則一律要按照逃籍論處,輕則判徒刑,重則判死刑。

 因為遷籍干係重大,又可以體現權力的力量,所以往往會成為貪官汙吏撈取好處的一個手段。

 這就是權力的可怕,官吏只是稍稍做些拖延,就可以影響到黔首的生死,連喊冤之處都沒有。

 “邱廣漢,此事你想怎麼辦?”樊千秋問道。

 “小人沒有別的奢望,只願這戶曹的使君可早些將入籍的文書發下,好讓我把老母接來贍養。”邱廣漢有些哽咽說道。

 “李不敬,你看這遷籍之事,戶曹為何不辦?”樊千秋看向正在飛快記錄事由的李不敬問道。

 “若是有違成制,戶曹定會一口回絕,如今只是拖宕不辦,恐怕是想從事主身上索要些私費。”李不敬神秘地笑答道。

 “嗯?邱廣漢,可有人向你索取私費?”樊千秋再次問道。

 “這……”邱廣漢一時語塞,顯然有一些猶豫和不知所措。

 “有什麼話,你直說即可,這般吞吞吐吐,我亦幫不了你。”樊千秋皺了皺眉再次說道,已經隱隱流露出了一些不悅。

 “小人前幾日催問過一次,曹中一個老書佐曾經提到過……要私費一千錢,小人實在湊不出啊。”陳廣漢哭喪著臉道。

 “李不敬,你先查一查這陳廣漢是下戶還是中戶,又或者是上戶。”樊千秋說道,若邱廣漢交得起私費,他不會多管。

 “諾!”李不敬說完後,回身在身後的書函中翻找起來,所有同子弟的戶籍情況都有記錄在案,與縣中的戶籍版相似。

 大漢所有人都按照家訾劃分為三個等級,十萬錢以上者為大家上戶,三萬錢以上為中家中戶,三萬錢以下為小家下戶。

 “尋到了嗎?”樊千秋問道。

 “尋到了,邱廣漢乃是下戶,口數為四口,家訾通計為一萬兩千錢。”李不敬答道。

 四口人佔有一萬兩千錢的財富,其中還包括土地田宅,手中的現錢恐怕寥寥無幾,生活只是比破產農戶好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