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237章 樊千秋趁亂密謀,三日後,人人要納投名狀!

 初聞竇嬰上位,樊千秋還有一些驚訝,但很快就看明白了,劉徹玩的是制衡的把戲:用東風壓倒西風。

 劉徹這位千古一帝如今正處在飛速成長膨脹的時候,即使竇嬰能夠重新東山再起,恐怕也再難掀風浪。

 但是,此事也讓樊千秋多出了幾分警醒和戒備,當他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大漢帝國的進程中,歷史也會改變。

 而歷史一旦改變,他原本擁有的優勢也就會逐漸消失了。

 就像如今的局面,該死的竇嬰沒有死,往後他會做出什麼事情,樊千秋並沒有十足的把握猜出來。

 猜不出來,固然有趣,可風險倍增,需要更謹慎。

 當然,歷史可能有偶然,但是大勢不會發生改變,只要把握好大勢,樊千秋仍可在江中百舸爭流。

 而大漢如今的大勢就是君權急速膨脹和擴張,所以最佳選擇仍然是緊緊地靠在劉徹這棵大樹身上。

 樊千秋看到這幾份詔書之後,只短暫地思索了片刻,就做出了決定。

 計劃不變!得趁著長安大亂,趁著人心浮動,趁著劉徹對田蚡的殺心仍在……他得弄出大動靜來。

 於是,樊千秋向蔣平安告了半天假,飛快回到社中,立刻召集社中親信,安排接下幾日要做的事。

 接下來,在暴風驟雨的的遮掩之下,萬永社總堂的院門整整緊閉了兩個多時辰。

 除了樊千秋點名留下的幾個頭目之外,其餘子弟冒雨在總堂院外等候,沒有一人敢擅自進入院內。

 這場持續了兩個時辰的碰面直到午時才結束,正堂中的五六個頭目面色暗沉、眉頭緊皺,一看便是心頭壓著大事。

 這樁如同磐石般壓在他們身上的大事,自然就是樊千秋剛剛給他們交代下來的謀劃。

 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時間、每一個目標……樊千秋都反覆交代了好幾次,甚至還清楚地寫在了絹帛上,一字不差。

 堂中眾頭目都有要去完成的任務,人人都要沾血,人人都不能落下。

 “要做的事,本社令都已交代了,爾等可還有疑?”樊千秋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