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貪歡 作品

第515章 術業有專攻,化解問題的矛盾

 “想想將來,西北地區的哈密瓜可以在48小時之內就能從田間直達消費者手中,華北的大蒜可以打包賣到申城,產品新鮮、價格實惠,經由一號店這條通道,平臺將全國貧困縣的農田和城市的寫字樓、居民區連在一起,探索出一套可持續扶貧助農機制。”

 宋立群被許揚這番理論徹底打動了,尤其許揚的這種格局讓他心裡飽受震撼。

 什麼叫一心為民?什麼叫一心為公?

 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未來所有青年的奮鬥典範啊。

 宋立群有些激動的站起來,他伸出手給許揚握手。

 許揚沒想到宋立群的反應會這麼大,自己不過把後世拼夕夕的商業模式背誦了一遍。

 宋立群給許揚重重的握手,敬佩道:“你這份格局和獨特的見解讓我佩服,都說學問不分年齡,達者為師,今天你就是我的老師,因為我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不像你創辦一號店,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實現。”

 這態度轉變得太快,差點給許揚整不會了。

 剛剛還是傲慢的小老頭,轉眼間就態度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就差感激涕零了。

 許揚不知道宋立群為何這麼激動。

 曾經,宋立群也是一個懷有遠大抱負和理想的年輕人,他想把這個貧瘠的國家發展起來,可是等他到單位上班以後發現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太難了。

 明明是農業局,每天卻是文山會海,各種宣傳領導的講話,寫各式各樣的宣傳資料,每天走形式的視察,各種開會研究問題。

 最後研究來研究去,拿不出一個有用的方案,明明規定五點半下班,三點不到,單位就沒人了。

 宋立群知道憑藉自己一人難有作為,心灰意冷之下,他選擇辭職在大學裡教書育人,希望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傳遞下去。

 蹉跎數十年,他不知道有幾位學生能懂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直到今天許揚的出現,像極了年輕時的宋立群。

 宋立群主動請許揚在沙發坐下,親自給許揚泡了一杯茶。

 “許...”

 “宋教授,我叫許揚。”

 “許揚,剛剛是我怠慢了,請喝茶。”

 “哎呦,宋教授,我自己來,我自己來,您趕緊休息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