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不盡 作品

第 105 章 八播結束(含朱祁鎮量1%)


但是林爺爺卻說:“偉人說得這句話,其實可以說是對中國命運最精準的把握,也是對中國歷史最深刻的洞察,這句話其實也可以說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張居正來不及思考,他本能地先記下這句話,又聽見林爺爺十分自然而然地說下去:

【馬克思告訴我們:事物是聯繫、變化、發展的,而不是孤立、片面、靜止的。我們的成功是從解決土地問題開始,不斷調整農民和土地的關係也是我們發展的邏輯線,更是社會發展的生命線!】

如黃鐘大呂,張居正只覺腦子都嗡嗡作響——事物是聯繫的、變化的、發展的……雖是白話,雖聽著淺顯,但卻振聾發聵。

那馬克思的話,簡直用這樣簡單的語句道出了萬物之規律。

馬克思,馬克思……張居正夾起雞腿咬了一口,歎服道:這位馬克思又是何人?其言論可謂聖人之言!能將這天下事物都以一言論之的,在張居正心裡,唯有孔孟二聖,如今只怕還要加上這位“馬子”了!

第二問:為什麼改-革的總原則是依靠貧農、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有區別地消滅……

張居正認為,這是為了化解改-革的阻力,循序漸進。

但林爺爺說:

【我們把解決土地問題與各個時期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打土豪,分田地;精兵簡政,軍墾屯田;大包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消農業稅;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等等……是因為我們清楚,改-革從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保持耐心,樹立長遠眼光……同學們,我們一

定要認識到(<a href="http://.[co.co)(com),
跟歷史今昔對比,其實我們的成功,便是把握住了一個最要緊的因素:人。人就是改-革中最重要的變量,調動農民積極性、保障農民權益是關鍵。】</p>
                          

與實踐相結合……分田地……精兵簡政……把握人……張居正聽完渾身都舒暢了,他當時便不禁露出一點笑意來:這簡直像是老天爺追著給他餵飯吃,要手把手教會他如何進行變革!

林爺爺繼續講課,還舉了兩個例子:

【大家應該知道,我們將土地從資產階級和地主手裡奪回來給農民,我們解決了他們的困苦,農民是一定會跟著我們走的!民心其實就是這麼簡單,誰解決了他們最切身的問題,他們就會擁護誰。

當時蔣黨也進行了土地改革,但他們是站在資本階級的立場上施捨罷了,從骨子裡還是瞧不起農民的,因此制定出來的政策漏洞百出,所以老百姓也不買賬,誰是真心誰是假意,他們人人都能夠清楚分辨。

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們之前學過的錦州之戰,當時周圍的百姓主動將口糧送到我軍陣地,我們也從不辜負他們的擁護,戰鬥時捨生忘死,打了一場又一場的惡戰。後來我們要返回關內時,百姓們是夾道歡送的。

還有之前的淮海之戰,我們要以六十萬對陣敵軍八十萬,不僅人數不佔優勢,我們的裝備也和對方差距過大,但是上百萬群眾冒著炮火用小推車、扁擔將補給品送往前線,之後才會有陳元帥感慨的一句話:“淮海戰役的勝利是群眾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張居正愣住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可又要怎樣的人心所向,才會有上百萬的民眾願意冒著炮火搶彈奮不顧身去維護、保護他們的將士啊?怨不得後世的將領從不需要抓壯丁,他們得了民心,願意跟隨他們的人們如小河匯聚江海,恐怕只有向他們主動投軍的……

第三問:通過土地的政策,把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解放出來之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和——?

這劃線的空白處,張居正想不出來,最後也只寫了個“人力”二字,但最後林爺爺填上去的是:“勞動力、物資保障、廣闊市場。”

張居正放下雞骨頭,心中不斷在重複: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勞動力、物資保障和廣闊市場。為工業發展……

是啊,是啊!他總算知道了後人能夠砸爛舊世道的兩大利器了!如雲開見月明,張居正洞穿了困擾他多年的迷霧,他激動得站了起來,將膝上的食盒都打翻了,可他不管周圍人驚詫的目光,抬腿快步向外走去。

一個是教育,另一個便是土地。

林爺爺說了:歌頌農民時也要認識到他們的侷限性——他們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因此文化水平不高,識字的人都是極少數的。因此這也是後人在戰亂時也沒有放棄對他們進行啟蒙教育的原因。

文明其精神,溫飽其體魄!

這二者缺一不可。

張居正渾身上下彷彿都被這些字字珠璣的真理滌盪乾淨了,汙濁古板不化的儒本思想早已在他腦海裡佔據不了多少位置了。至於林菱直播時罵了一通的朱祁鎮,張居正也壓根就沒有認真聽,他一直在思考林爺爺寫的這三個問題,如今總算是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明白了。

哦對了,那有那“馬子”的來歷,回頭有機會也要問問。他想著,腳步愈發快了,雖只聽見了林爺爺說的那“馬子”的一句話,但卻令人印象深刻,實在難以忘懷。

而另一頭,嬴政也從林爺爺的講課視頻中得到了啟發,微笑著輕聲唸叨

了一句:“分田地?好巧,我大秦是如此。”大秦是按照人口多寡分配田地的,成為“名田制”,大秦將全國土地分成九等份,每份由一戶人家耕田,其中有一份為朝廷所有,僱傭農民種植軍糧,以滿足戰時所需。這樣的田制不僅為大秦保證了軍糧,也提供了強大的戰爭實力。同時,大秦還有軍功爵制,戰時與之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