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案子影響

 但這期《中華日報》卻刊登了頭版頭條。

 市民們看到報道,唏噓張秀花的遭遇。他們多數跟瑤瑤一個想法:救人反要坐牢。這找誰說理去?!

 也有電視臺的人去採訪張秀花,詢問她當時為什麼會持槍,又為何會冒著被關的風險救人。

 早些年華國淪為殖民地,為了趕跑侵略者,各地成立軍閥,許多百姓都藏有槍支。當時許多老百姓都會製作土炸彈。

 張秀花私藏手槍的做法,百姓不以為然,也沒覺得她是為了行兇。只是想自我保護罷了。她救了人,反而要坐牢。就讓百姓無法理解。

 張秀花的採訪很快就在電視臺播出。

 聽到她說“不後悔救人”,不少觀眾都覺得這是個善良,樂於助人的好人。

 不少媒體跟風報道,他們採訪不了張秀花,就開始採訪張秀花的親人。

 得知要報到他們,李建國等人也是開心的。如果這事鬧大,興許法官也會考慮本國民眾的意見。

 家裡人聚在一塊商量,決定讓寶林接受採訪。

 六個孩子只有寶林知名度高。別看珠珠也拍了戲,演了不少角色,但這時候人還受以前的老思想,覺得戲子是下九流行當,上不得檯面。但是奧運冠軍就不一樣了,這是為國爭光。在許多國人心裡,寶林的貢獻要比珠珠高。

 要擱以前,珠珠肯定不認同這話,但是為了救媽媽,也不是為了爭臉面的時候,她不僅沒有爭著出名,反而教寶林姐要怎麼回答記者的問題。

 別以為記者都是好的。有些記者為了流量,那是什麼卑鄙手段都能使出來。

 “千萬不要掉進記者的陷阱。你要多往教育方面,多說媽媽的事情。”珠珠怕寶林姐不會說話,手把手教她,也是操碎了心。

 寶林以前也接受過採訪,但那時都是採訪她訓練時的事情,偶爾也會說隊友,說教練,幾乎沒提過家人。這會兒側重點不同,寶林不熟練,跟妹妹虛心請教。

 好在這時候的採訪都是有臺本的。問的問題並不是臨時提問,寶林很快拿到記者會問的問題。

 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該怎麼回答才更好。

 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母親見義勇為被判入獄,你怎麼看?

 有才脫口而出,“當然要說咱媽沒問題。”

 繼東拍了下他肩膀,“哪能這麼說。這是對法官不滿。咱媽可就指著法官改判無罪呢。你這樣說太得罪人。”

 二狗也覺得這樣不合適,“我覺得應該委婉一點,咱們應該這樣說:我為我媽見義勇為而自豪,但是判了兩年,我實在不能接受。”

 珠珠覺得他這個更不合適,“這些媒體最會斷章取義了,如果它只播出後半句,那寶林姐就完了,之前百姓同情咱媽,這個採訪一出來,直接敗好感。”

 眾人覺得她是專業的,虛心向她請教,“你覺得怎麼說合適?”

 珠珠在腦海想措辭,很快壓低聲音,換上委屈臉,現學現賣,“據我所知咱們國家並沒有禁槍,我不知道為什麼法官要給我媽定非法持槍的罪名?”她講完,攤了攤手,“第一段先擺事實講道理,第二句提出質問,哪怕電視臺將兩句拆開,也不會影響你的意思。”

 她為了配合自己的話,還特地表演自己的委屈,眼含淚水,可憐兮兮地的模樣,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讓人看了就忍不住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