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444章 扶風小子,竇乂

 眾人聽陳陽喊完,不由都抬頭向石門上方看了過去,只見石門上方密密麻麻刻著楷書,那些小弟指定是看不明白,但是邊飛軍、宋開元和宋青雲能看明白。

 其實石門上刻的就是墓主的生平事蹟,但是上面沒有寫具體的名字,陳陽指著生平事蹟向幾人說道。

 “你們看,上面刻的大概意思就是,墓主陝西扶風縣人,家世顯赫,其伯父和舅父都是唐朝的高官,卻從小對經商有濃厚興趣,視子貢為自己的偶像。”

 “唐德宗建中元年,長安西南角有十幾畝荒地,成了傾倒垃圾汙水的場所,墓主從中發現了商機,掏三萬文錢買了下來,用破磚爛瓦填平後蓋起房子,租賃給商人做商鋪。這裡很快熱鬧起來,變成一塊商業圈,人曰竇家店。”

 說到這裡,陳陽看著宋青雲等人問道,“想起來是誰沒有?”

 宋青雲搖搖頭,邊飛軍也搖搖頭,紛紛表示並不記得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

 宋開元在旁邊咂巴了一下嘴,仔細琢磨了一下,“小子,你說的是不是唐代被稱為唐朝扶風小兒、長安城首富,竇乂!”

 “對,”陳陽興奮的跺了一下腳,“師爺,還得是你!”說完之後,陳陽笑著看看宋青雲和邊飛軍,“這位可是咱們房地產開發商的鼻祖!”

 竇乂十三歲時,親戚從任所安州帶回來十幾雙的當地絲鞋,分送孩子們。大家都爭搶挑揀,唯竇乂不動。等大家挑完,剩下一雙,竇乂競拜謝收下,將其拿到集市上換回五百錢,再去鐵匠輔打製了兩把小鏟。

 記住,這兩把工具就是竇乂發財的起點。

 回去之後,竇乂看到五月初,榆錢成熟,滿處飛落。於是就跟自己的伯父說,借廟院習業。他的伯父是檢校工部尚書,管的是宮苑、閒廄,說白了就是皇上用來遊玩的園林和養牲口的地方。

 伯父答應了他,竇乂則每天用兩把小鏟在院裡挖溝、打水、澆灌,播種榆錢。

 第一年等到秋天,長出小樹苗一千多株,高一尺多。到了第二年,榆樹苗已長到三尺多高。竇乂間伐樹苗,挑選枝條茁壯直挺的留下來。間伐下來的小榆樹,共有一百多捆,粗二尺,每捆賣錢十多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