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919章 元代改革的戧金技術

 提到元代瓷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元代瓷器是被忽視的。五十年代以來,由於地下、地上的元瓷不斷被發現,才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其實元代制瓷工藝在我國陶瓷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鈞窯、磁州窯、霍窯、龍泉窯、德化窯等主要窯場,仍然繼續燒造傳統品種。

 “所以,現在一提到元代瓷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青花、釉裡紅等品種,卻很少有人知道,元代景德鎮創燒的另一著名瓷器,也就是卵白釉!”陳陽手裡拿著瓷碗,一字一句向耿老說道。

 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喜愛白色,在皇帝的宮廷生活中也常常以白袍服、白儀仗帷幕、白旌旗、等白色裝飾代表最高的權威。卵白釉瓷器是以白色、青白色為色彩基調的瓷器,因此受到重視的程度應該超過其他瓷器品種。而卵白釉瓷器,根據明清瓷器鑑定書中描述,大多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劃花為輔。盤、碗之內壁往往橫印纏枝花卉或雲龍、雲鳳、雲鶴、花鳥、纏枝蓮託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銘,因此,有時人們又將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因此不難看出在元代,卵白瓷等級最高、質量最精美的卵白釉瓷器,它是元代宮廷御用器,代表了宮廷氣質。

 “其中,除了樞府之外,還有太禧、東衛、昌江、南水、福祿、福壽、白王、天順年造等銘款。”陳陽拿著手中的瓷碗,向耿老展示說道:“瓷碗在碗心花卉中,不難看出曾印有太禧二字。”

 “《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記載:太禧宗禋院……,掌神殿朔歲時忌諱日辰 享禮典。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總制之。”陳陽將碗翻轉了一下,“所以,瓷碗中太禧二字,代表元代專掌宮廷祭祀的機構太禧宗禋院。”

 耿老在旁邊聽完點點頭,表示陳陽說的沒錯,隨即輕聲說道,“沒錯,根據元史記載,文宗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又作泰禧院)。次年,改是名。秩從一品,掌神御殿朔望歲時諱忌日辰禋享禮典。”

 隨後陳陽臉上輕輕一笑,“既然確定了這是元代的物件,那我們就需要看看卵白釉瓷器特點了。”

 “根據度.....咳咳”陳陽捂嘴咳嗽了兩聲,真想給自己一個嘴巴子,本來想說,根據度娘上古書的記載,這tm1994年,哪裡來的度娘,怎麼說說自己就給忘記了!

 “我師傅杜明德曾經說過,曹昭《格古要論》古饒器中記載:御土窯者,體薄而潤,最好。有素折腰樣毛口者,體雖厚,色白且潤,尤佳,其價低於定。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新燒者,足大素者,欠潤。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

 看手中的瓷碗,胎體潔白緻密,釉層較厚,溫潤如玉。樞府瓷和青白瓷同樣為白胎,但相對說,比青白瓷為厚。樞府瓷釉,變青白色為卵白色,也就是說顏色更偏白,而近似鵝蛋色。敞口、深腹、矮圈足,碗中印有太禧二字,底胎色白、釉色青白瑩澈,內外滿釉,完全符合曹昭在書中所述,為典型樞府窯器型。

 陳陽話音落下,還沒等耿老說話,只聽柴老闆鼻子裡哼了一聲,“耿老,這小子滿嘴都是我們沒聽過的詞,您可不要被這小子矇騙了,什麼曹昭、什麼《格古要論》的,誰能記那麼清楚?”

 “我看他就是在胡編亂造!”

 所有人都齊刷刷看了柴老闆一眼,雖然其他人也都不知道陳陽說的是什麼,但就算陳陽在笨,也不至於在耿老面前胡說八道,只能說明人家口中說的,指定是有出處的。另外,你沒看到耿老如此認真的模樣麼,這時候站出來質疑陳陽,你不是等於打耿老的臉麼?

 物件看不明白,怎麼連人情世故都不明白呢?

 徐老闆在旁邊也瞪了柴老闆一眼,柴老闆回瞪了回去,意思是,陳陽說的這些,你聽說過麼?大家都幹了半輩子了,都沒聽說過,他一個小年輕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