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974章 跟館藏品一模一樣

 到了宋代,關於水晶的記載更多了起來,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宋代筆記《事林廣記》中記載的一道菜—— 滴酥水晶膾 ,就和現在許多人喜歡吃魚凍一樣,在宋朝時人們也會把魚做成凝凍,稱之為“水晶鱠!”

 “到了元代,”陳陽衝著藤井嘿嘿一笑,“有《漳浦縣誌》記載,元大德年間有太監奉旨督採水晶於梁山,於水晶場水庫留存刻有大德元年十二月的督採水晶碑文。”

 “《寧海縣誌》中記載著這樣一個地方,石屏山摩崖。”陳陽揹著手,圍著桌子一邊走著一邊說著,當時大德二年,也就是1298年。當時哈剌公式奉旨在浙東一帶尋找水晶礦石,最後在寧海樟林有所發現。內容記錄哈剌公式在新昌董村石廠山採得大量水晶礦石,計斤,“皆珍異奇絕者”。同時提到“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尋採水晶,自寧海之樟林至新昌之石廠發洩地藏”,落款“大德三年正月”,即為哈剌公式1299年所書。

 聽陳陽說完這些,藤井把嘴一撇,剛想開口說話,陳陽直接笑著看著他說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想說這些文獻記載,只能證明我國很早就有了水晶,卻不能證明這是元代水晶杯!”

 “那我就給從工藝上分析分析!”

 陳陽伸手將水晶杯拿了起來,“1959年,我國在大南坂鎮紀年元墓內,出土了一件元代水晶葵口盤,瓷盤長15.6釐米,寬13.1釐米,高3.7釐米,通體為透明水晶,中帶乳白紋,盤作五瓣葵口,低圈足,底平,平面呈橢圓形。現收藏於漳浦縣博物館,為館藏二級文物。”

 水晶葵口盤

 自己曾經去這家博物館看過,這件水晶葵花盤的質地跟自己手裡這件水晶杯一模一樣,說著話,陳陽將水晶杯遞到了藤井面前,指著鎏金鍊子的位置,向藤井問道,“這是圓孔還是方孔?”

 “當然是圓的!”

 我國在幾年前,在衡州瓜園村史繩祖墓出土的南宋玉獅,在滬上松江區出土了元代水晶兔,經過專家比對,這兩件水晶飾品在技藝上有很多相同之處。

 “比如:毛的刻劃都是用短陰刻線來表示,頭部較小,長耳後抿,眼球和眼險作減地浮雕的寫實手法,這種雕琢工藝始於唐,流行於元、明;另外,出土的宋代水晶獅子並無穿孔,而元代水晶免有上下貫穿的圓孔。”

 水晶獅子 南宋 浙江省海寧市智標塔地宮出

 “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出土的其他元代動物飾品上得到佐證,元代人喜歡在飾品上打孔,而且大部分都是通天圓孔;而宋代則喜歡在玉器、飾品上做長方形穿孔,”

 北宋水晶孔雀 1969河北省定州市靜志寺塔基出土

 無論是從文獻記載中,還是這件水晶杯造型、雕工藝,鑽孔方法等幾方面判斷其應為元代之作。

 藤井冷笑了一下,“陳桑,我覺得你這個斷代做的不謹慎,在沒有其他同類型物件作為基礎下,自己冒然斷代,只能說明這是你的看法,並不代表是正確的!”

 場下的觀眾也覺得陳陽這個斷代做的太冒險了,雖然說現在從記載和館藏品裡能證明元代有水晶,但卻沒有同類型水晶製品,就這麼判定是元代的,有些牽強。

 陳陽搖搖頭,隨後苦笑了一下,“藤井先生,那恐怕你要失望了,因為我這件元代水晶杯,跟博物館館藏的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那家博物館是三隻,而我是一隻!”

 1986年,我國考古專家在內蒙青龍鎮發現了遼代古墓,是遼景宗孫女陳國公主耶律氏及其駙馬的合葬墓,專家在墓中發現了系金鍊水晶的陪葬品,“這三件水晶杯現在就在當地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