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059章 不為人知的民間窯口

 越窯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窯系,其主要產地是唐代明州餘姚上林湖,也就是現在溪市上林湖一帶,因五代時劃歸越州而得名“越窯”。東漢時,我國最早的瓷器在越窯的龍窯裡燒製成功,因此,越窯青瓷被稱為“母親瓷”。越窯持續燒製了1000多年,於北宋末、南宋初停燒,是我國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窯系。

 越窯制瓷歷史悠久,以燒製青瓷為主,在唐代瓷業,歷來有南青北白長沙彩之說,而越窯就是南方青瓷的代表,她與北方白瓷的代表邢窯共同構成了唐代陶瓷的兩座高峰。

 唐朝人對越窯有很高的評價,如茶聖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形容越窯“如冰似玉,青色宜茶”,並認為越窯比同時期的邢窯更勝一籌;唐代詩人陸龜蒙讚美越窯的詩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膾炙人口,傳誦至今。

 晚唐至北宋,越窯的頂級產品被稱為“秘色瓷”,主要用於進貢宮廷,代表了千年越窯的最高水平。宋人在筆記中寫到:“(秘色瓷器)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

 1987 年,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 13 件唐代秘色瓷,使得今人有幸一睹秘色瓷的風采,哪怕就算在後世,越窯青瓷也一次次上拍賣行,尤其是在國外拍賣行,越窯深受老外的喜愛,而且都有不菲的拍賣價格。

 2023年,京城拍賣出去一件元代元 越窯青釉祥雲嬰飾覆鍾罐,拍賣價格高達4200多萬,這價格著實嚇人;

 2017年,在漂亮國聯邦拍賣行,一件晚唐五代 越窯秘色瓷五官蓋尊,拍出了293萬元;

 2023年,在哈布斯堡拍賣會上,一件五代 越窯青釉帶蓋執壺及溫碗,拍出810萬元;

 1998年,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五代 越窯青釉瓜稜壺,拍出了20萬元的高價,驚呆了一眾古董商的眼球,因為這玩意在90年代,最貴也就是幾千塊錢。

 雖然說越窯在90年代的時候,價格還沒有那麼高,甚至還沒走入大眾的目光,但這五代時期精品越窯,也算是個不錯的物件,可沈老闆今天拿出來的這件執壺,並不是越窯!

 陳老闆皺著眉頭看著手裡的物件,這物件簡直太容易了,沈老闆三人拿著這麼一件大開門的物件來找自己,絕對不會這麼簡單。這物件是仿的?可看著不像呀!可要是說不是仿的,他們拿這麼一件大開門的物件來找自己,不就是為了看自己笑話麼,難道他們以為自己會不認識越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