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二十八孝芸出嫁


                 孝芸長得像媽,身材苗條、頭髮烏黑、皮膚細嫩、雙眼皮、大眼睛上長著長長的睫毛,一笑兩個淺淺酒窩。

  人說有酒窩的人能喝酒,可孝芸喝兩口黃酒就臉紅,如抹了胭脂。村上人家除了何富貴家,陳老二家也看上了孝芸,託人給獨子陳英男做媒。

  美蘭覺得陳老二家家境一般,但人都本分和善,孝芸嫁過去不會受氣。蔣興不同意,說沒答應何家嫁給陳家,何家會有意見,一個村上早不見晚見,美蘭覺得也有道理,便婉拒了陳老二家。

  不久,有媒婆介紹一個珥陵染坊老闆的兒子,美蘭去看人家,順便想看看染坊情況,老闆不讓進,說是行俗。

  美蘭問:“都有哪些規矩?”

  “規矩習俗不少,比如,平時婦女不能進染房,說婦女經期進染坊會倒缸,就是布染不上色,還有——”

  “好了,好了。”美蘭生氣地說,“別還有了,染不上色怪女人,這婚事不談了。”

  十天後,又有媒人來,介紹裡莊大田村的一戶人家,母子二人,母親在家種六畝地,忙時僱短工。兒子在丹陽茶莊當朝奉,常外出採買茶葉。蔣興去看了人家,家裡有三間大瓦房,傢俱齊全。見了穿灰布長衫的小夥子,身體瘦削,長相一般,眼睛小,顴骨高,鼻子扁。蔣興感覺人本分,覺得相貌不能當飯吃,經濟和品德好就行了,和妻子商量後,同意了這門親事。

  這天上午,孝芸在屋裡看《閨訓千字文》,輕聲念著:“凡為女子,大理須明,溫柔典雅,四德三從;孝順父母,惟命是從……”

  孝芸喜歡看書,喜歡穿紅色衣服,喜歡戴圓型的金銀耳環,喜歡看春天的桃紅柳綠,喜歡聽寒風過村、飛雪拍打窗戶的聲音,還喜歡聽二胡笛子演奏的樂曲聲。

  此時,她聽到吹笛聲,“小放牛”的美妙旋律隨著南風飄進屋來;她放下書對母親說:“出去玩會兒。”

  “早點回來。”

  “唉。”

  她穿桃紅色衣服出門,從小溝塘往南,過大石橋,往村西南陳老二家走去。

  天氣晴朗,陽光曬在身上不燥不熱,路邊開著不少俏麗的野花,白的似銀,黃的似金,有的迎風搖曳,有的含苞待放,香味沁人心脾。

  陳老二家新蓋了三間房,一間瓦房兩間草房,大門在中間,門上有對聯:修得家中淨,收得福長住。

  陳老二是頌春佬,忙時種田,農閒時肩挎一布包,手拿小銅鑼小木槌,穿村走莊頌春。幹這個行當,都嫌貧愛富,見到茅屋窮家,一走而過。見到富裕人家,便站在門口或進到屋裡,邊敲起銅鑼邊唱吉祥喜慶的曲子,主人家高興了,就給些食物或賞幾個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