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四十四 骨肉流離


                 章總兵率一百多人左衝右突,殺出重圍。他們出了東門,行至永清河邊,橋已被毀,追兵將至,他躍馬渡河,春東等一百餘將士緊隨其後。

  行至河中心時,章總兵的大黑馬中箭側倒,章總兵翻身入水,春東下馬去救,水深至腰,冰冷刺骨。

  此時,岸上的太平軍士兵越來越多,紛紛朝水中放箭,春東背靠自己的大白馬,拔出兩隻箭,傷口往外流血。他想起書上說的,血肉受於父母不可毀傷,便用手指將溢出的血抹了放入口中,有股鹹腥味,還有些苦澀。

  他咬住嘴唇,將章總兵抱起,性格堅強的大白馬,懂事地屈下前腿降低身高,他把章總兵放在馬背上,他記得章總兵有一次說:“北山景色很好,死了就埋在北山上,與大家做伴。”

  春東含著眼淚說:“爸,我送你去北山。”

  他翻身上馬,策馬前行,箭如飛蝗,大白馬和春東身上都是箭,如諸葛亮草船借箭時的草人,他心想:射吧,多射一支,你們東征就少一支。

  他再次想起了妻子兒子,再過幾個月,孩子要出生了,他忘了與妻子說,生兒叫丹童,生女叫丹花,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丹陽人。

  岸上的士兵看到春東坐直了身子,並將章總兵也扶直了身子,二人渾身是箭,如長了翅膀的神鳥即將騰空而起,飛向空中。

  一縷陽光從雲縫中射下,照在春東背上,遠看像勇士出征、又像父子情深的雕塑。在雕塑的四周是死去將士的屍體,還有戰馬,如收割後被洪水沖走的麥捆,橫七豎八塞滿了永清河,水流為之堵塞,河水變成紅色。殘陽似血,上下輝映,不知是血染紅了水,還是殘陽掉進了水。

  此戰,清軍死亡一萬餘人,倖存者極少,知縣方浚泰也死於亂軍之中。臨死時,他自豪地說:“一個幾萬軍民的縣城堅守了八年,這是空前絕後的奇蹟。有這八年,蘇南民眾少遭八年罪;有這八年,髮匪大傷元氣,章總兵死無遺憾,我死無遺憾。”方浚泰的話不無道理,如果不是丹陽軍民阻滯太平軍八年,太平軍一舉拿下江南,再乘勝北伐,中國近代史也許會被改寫。

  太平軍獲勝後將文廟、孔廟和兩座寺廟燒燬,風助火勢,很快蔓延至縣衙,火舌從一張張黑洞洞的大嘴裡吐出來,四處亂竄。火焰燒著縣衙數百間房屋後,繼續四處征戰,把周圍民房也燃燒起來,濃煙滾滾,遮蔽了半個夜空。

  烈火熊熊,火光照亮半個丹陽城,木頭傢俱爆裂聲,如放槍開炮一般,似乎戰鬥還在繼續。滿天大火在丹陽城裡燒著的房屋之多,燒的時間之長,可謂空前絕後。有好幾個古老著名的建築和好幾條熱鬧街巷成了廢墟,好幾天後還有殘火餘煙,還有死灰飄至郊外田野泥土和枯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