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一百五十二 蜘蛛雖巧不如蠶


                 春分以來,晴多雨少。蔣家常有媒婆上門,給松年說媒,陳蓉心動,對丈夫說:“松年都二十了,該娶親了。”

  蔣賢說:“我去趟石墩頭,在鎮江考試時,和王凱達有過兒女結親之約呢。”

  “以前的戲言還當真?”

  “萬一人家當真呢。”

  “日久人情淡,人家可能早忘了。”

  “萬一人家沒忘呢,我不能失信於人。”

  “你為朱毛子的事去丹陽,你和王凱達不是見過面嗎,沒說兒女結親的事?”陳蓉問。

  “那次忙忙叨叨,只想公事,沒說私事。”

  “去就去吧,可是也得人好才行,不能為了講信用,撿到籃裡就是菜。”

  “那當然。”

  石墩頭離何家莊十二里,蔣賢早上八點多動身,十點半就到了村前。

  他看見一個頭戴草帽的人,正在菜地裡澆糞,糞尿的臭味隨風飄來,蔣賢站下看那個人,那個人也抬頭看他,瞬間,互相都認出來了。

  “蔣兄!”

  “王凱達!”

  “今天什麼風呀,把你吹來了。”

  “現在刮的香風呀。”

  “你等會兒,我把小半桶糞澆完。”

  蔣賢站在田埂上,看著王凱達從糞桶裡,盛出一勺勺糞,分別澆到一棵棵白菜的根部。他又轉頭看看石墩頭村,五六十戶人家,有磚房,有草屋,散落在方形的村基地上,遠看像走開了的一盤棋。

  王凱達澆完糞,挑起兩隻空糞桶,右手搭在扁擔上,從菜地上來,沿著土路,和蔣賢並肩往村裡去,蔣賢說:“你這麼大歲數還幹活,還幹挑糞澆糞這樣的重活髒活。”

  “人活著,總得乾點什麼,歇著不動難受。我喜歡勞作,平時種點菜,養點魚,自己吃不完,送給村上人家,人家高興,我也高興。”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看你們村方方正正的,這是石墩頭村名的來歷嗎?”

  “可能是吧,反正村子遠看是方方正正的,像塊大石墩頭子,這裡面有一個故事。”

  “講來聽聽。”蔣賢饒有興趣地說。

  王凱達眼睛看著前面土路,邊走邊娓娓道來:從前,村上有一個放牛郎,和瞎眼母親相依為命。他家裡很窮,只有一間茅屋,用土坯砌的牆,連下幾天大雨,土牆就會受潮坍塌,房子就會倒下,雨停天晴,就得打土坯補牆,很傷腦筋。

  有一次放牛時,他碰到一個白鬍子神仙,神仙要送他一條鞭子,告訴他這是一條神鞭,再狂暴的牛,一鞭子打在身上,那牛的兇猛狂暴勁,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們這裡的牛,沒有兇猛狂暴的。”放牛郎看著神仙說。

  “神鞭還可以鞭泥為石,泥土做成的土塊,用神鞭打一下,就變成石頭了。”白鬍子神仙又說。

  放牛郎笑了笑說:“這倒有用,石頭不怕雨水。”

  “是啊,你家土牆老是坍塌,你回去,用泥土做六十塊杌凳大的土塊,做好後,用鞭子一打,就變成石頭,這鞭子可打六十下,有六十塊大石頭,夠你家砌兩間石頭房子,以後下大雨,就不用擔心牆塌房倒了。”

  “謝謝你!”放牛郎接過鞭子,白鬍子神仙不見了。

  他想,村上剛好六十戶人家,不如給每家做一個放在門口,可當凳可當桌,可乘涼可曬東西。

  放牛郎想到做到,在每家門前用泥土做一個土杌凳,三尺見方,做好後用鞭子一打,變成了石頭墩。因為每家每戶門外都有一個石頭墩,村子就被稱為石墩頭村。現在村裡還有幾戶人家,門前有方方正正的石頭墩呢。

  “放牛郎人小德高。”

  “是的。”

  “凱達,你有幾個孩子啊?”蔣賢問。

  “一個半季節,八個。”

  “什麼意思?出生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