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依舊在 作品

第一章 刺殺

  “小兄弟,我不是犯人,我是被韃子擄來遼東的,韃子逼我做阿哈,我不情願,就逃了出來,我和你一樣是漢人。”囚犯激動說明身份:

  “我是漢人!”

  “我知道。”黃四喜儘量使用柔和的語調:

  “你手臂被砍斷,需要馬上止血,不然你隨時都會死。”

  “死了也沒有什麼不好。”囚犯漸有哽咽:

  “等我死了以後,小兄弟,我求你一件事,勞煩燒了我的屍體,把我骨灰送回老家,可不可以?”

  黃四喜沉默片刻,問他:“你老家在哪裡?”

  囚犯以為黃四喜願意答應他,趕緊回答:“在北直隸,北直隸河間府……”

  黃四喜忽然打斷他:“你是前年被韃子擄來的罷?”

  黃四喜猜的很準,囚犯點起頭。

  黃四喜又道:“我也是河間人,前年韃子入寇,河間府被洗劫一空,十幾萬鄉親都被擄來遼東。”

  聽這意思,黃四喜像是親身經歷了這場災難:“咱們老家早已經被韃子燒成白地,就算送你骨灰回去,替你立墳,你也沒有親人會去祭拜的。”

  囚犯聽了這個消息,原本飽含希望的目光黯淡下去。

  黃四喜同情他的遭遇,卻沒有成全他的心願:“你在遼東做個孤魂野鬼,遇上你家親人的機會更大,又何必執著返回故里?”

  囚犯已是心如死灰。

  他吶吶自語:“對,親人全部死在遼東,我回去做什麼呢,那就算了罷。”

  他放棄了葉落歸根的念想,聲音也已經虛弱到極點:“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

  黃四喜道:“我叫阿四。”

  囚犯用他最後一絲力氣,叮囑黃四喜:

  “阿四兄弟,如果我真的變成孤魂野鬼,一定保佑你平平安安回到中原,你千萬要回去啊,回家去,再建咱們家鄉……”

  遺言說完,他慢慢閉上眼睛,隨之氣絕。

  他到死也沒有流露任何仇恨,言行之間充滿質樸善良的情感,做鬼也要把祝福送給一面之緣的黃四喜。

  黃四喜心想,被韃子擄到遼東的十幾萬人,哪一個不是善良百姓?

  但這是一個野蠻時代,善良換不來平安,只能換來韃子得寸進尺的欺凌。

  “只要韃子不滅,不管家鄉重建多少回,都會被再次毀掉。”

  黃四喜放下囚犯的手,搭在他的胸口上,為他默哀:

  “我暫時要留在這裡,刺殺韃子,你要是在天有靈,就好好瞧著罷。”

  哀悼完畢,黃四喜把他屍體抱上馬背,運入山林深處,埋屍野外。

  韃子騎兵與另外兩個囚犯的屍體也先後運走,再抹除地上痕跡,以防下一個韃子出現時有所警覺。

  其實他對韃子沒有那麼深的恨意,畢竟他不是這個年代的人,但他附身的少年正被韃子通緝,韃子要殺他,那他肯定要殺還回去。

  說起來,他穿越到這個古代世界只有半個月。

  他所附身的少年原本是大明朝北直隸的河間府人士,家境還算富裕,不愁吃喝,還有家資讀書,結果被一場戰亂毀了一切。

  這場戰亂髮生在前年,按照這個年代的紀元,前年是大明朝崇禎九年,大清朝崇德一年。

  大清的國號本來叫做後金,萬曆年間被韃酋努爾哈赤創建,立國已有二十年,前年的時候,繼任韃酋皇太極改後金為大清,並改元崇德。

  所謂新國新氣象,為了宣揚國威,穩固治權,皇太極針對大明朝發動了第一次入口大戰。

  皇太極派遣韃將阿濟格突破長城關口,攻入大明境內,兵鋒肆虐北直隸。

  黃四喜附身的少年就是在這場入口之戰裡被擄到遼東,因他會讀書識字,被當地旗人收為僕從。

  當時少年只有十五歲,身子文弱,他就假意屈從兩年,偷學旗人弓馬武藝,學成後伺機刺死了旗人。

  由於少年犯下大案,被韃子兇兵緝捕,飢寒交迫下,他在半個月前昏死在荒山野林,命若懸絲時被黃四喜穿越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