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露珠 作品

第六十七章 他是客人旅館是管吃住的

 往年的年三十晚上,親堂弟兄們一起守夜。耍長葉子(推牌九一種),打麻將,熬夜。有時候為了幾分錢的賭資鬧得不可開交,儘管那樣,也不傷兄弟們之間的和氣。

 接先人進屋,一直到到大年初三晚上,上坡屋夜晚一直燈火通明,不在乎花幾個電費錢,爛包的光景這幾個錢省了也富不了。

 自從奶奶去世以後,家族五福同堂必分之。如同門前的老榆樹上的喜鵲窩,各自找地方。大大(大伯)自稱一方,尕爸自稱一方,二爸家和逃逃家又是一分為二,一共四方,各自為戰,過年請先人坐紙,倒是先人們忙的不亦樂乎,有些茫然,先去哪一家比較合適,或許猜拳行令最為恰當。

 親堂弟兄之間話語似乎不多,三言兩語。

 話不投機半句多。

 瘸腿四哥,還有出遠門的三哥,每年一如既往的來守夜,不管出不出五福,雷打不動的,一起玩耍,過一下時間,陪陪先人。

 四哥是出了名的,在整個莊子裡都封他為賭王,尤其擅長猜單雙。行走江湖有一套,喪事守夜少不了他,誰家紅白喜事少不了他。有時候都衝出杏樹坡,走向外村莊。

 和三哥諞閒傳瞭解,最近幾年在河西走廊盡頭敦煌沿線,混的風生水起,帶領三五十人,泥瓦匠師傅蓋房。走在改革開放之風的前沿,抓住機會。

 端著國家飯碗的兄弟幾個都已離開杏樹坡,有的在縣城買樓房,有的在蘭州居住。尕爸家的二哥是學校校長,大哥是某銀行的辦事員,領著國家的工資,活的挺自在。都在城裡買了樓房居住,地道的城裡人。

 只有年邁的老人在鄉里。守候著黃土地,黃土地曾經是每家每戶的命根子,尤其是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唯獨黃土地不離不棄,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莊戶裡的老人們,不至於挨餓受凍。

 老人一輩子都紮根黃土地,對這黃土地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城市裡乾淨。方便。

 在他們眼裡。不自在,還不如莊子裡的土坯房自由,看來世事要變了,變得讓人琢磨不透了。彷彿又沒變,人還是莊子裡的人,鬼卻不像那怪,喜怒哀樂,面無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