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露珠 作品

第163章 老屋

 真是奇怪啊!現在的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便利了,國家政策也越發人性化和合理化。 

 這不,剛廢除了一直延續上交的公購糧政策,緊接著又推出了一項項造福百姓的好政策——農民糧食直補。這項政策猶如一場甘霖,滋潤著廣袤的農村大地,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 

 任天行悠然自得地沿著小路前行,目光所及之處,道路兩旁原本肥沃的黃土地此刻卻顯得有些荒蕪。雜草如綠色海洋般蔓延開來,彷彿要將這片土地淹沒。 

 這裡已然成為了野生動物們的天堂,各種各樣的小生靈在其中穿梭嬉戲。有時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野雞撲稜著翅膀從草叢中

飛起;偶爾有敏捷的野兔蹦出,迅速消失在視野之中;還有那鬼鬼祟祟的田鼠,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觀察四周;更令人驚喜的是,有時竟然還能瞥見那火紅的狐狸,宛如一團燃燒的火焰,給這片沉寂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美麗的色彩......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離開農村前往城市謀生,導致大量耕地被閒置荒蕪。這種現象在農村地區變得日益普遍,令人擔憂。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沒有肥沃的土地,何來豐碩的糧食呢? 

 然而現實卻讓人痛心疾首——大片原本應該孕育著希望與生機的農田如今長滿了雜草,無人問津。我們不禁要問:這樣下去,未來的人們將靠什麼來填飽肚子? 

 哦,對了!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連種糧食也能在支付寶上玩專門的樂園遊戲。也許有一天,人們真的會依賴這些虛擬世界裡的“精神食糧”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吧……但這畢竟只是一種幻想,現實中的問題依然亟待解決。 

 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政府、社會各界以及每一個公民都應該肩負起責任,共同努力尋找解決土地撂荒問題的有效途徑。 

 只有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才能確保糧食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也要教育年輕一代珍惜糧食、尊重勞動,讓他們明白一粥一飯皆來之不易的道理。 

 任天行漫步於道路之上,沿途所見盡是荒蕪景象。 

 那些曾經熱鬧非凡的莊戶如今已變得冷冷清清,門前雜草叢生,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而那扇緊閉的大門則如同鐵將軍一般,堅定地守護著這片寂靜之地。 

 然而,就在這一片破敗之中,卻有一抹鮮豔的色彩格外引人注目——一枝紅杏竟然探出了牆頭!它似乎在向世人展示著生命的頑強與美好。而在這枝紅杏的背後,則是一個被遺忘的庭院,裡面的果樹枝繁葉茂,甚至已經搭到了牆頭之上。 

 放眼望去,整個莊子裡僅剩下三兩戶人家還在堅守著這塊土地。他們默默地耕耘、勞作,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其他的人家早已紛紛遷往縣城,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和發展機會,住進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家”,能夠在家裡拉粑粑的房子。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這種慾望驅使著我們不斷向前邁進,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但同時,也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鄉村經濟發展振興,硬化路,大修梯田,村村通自來水,健身場所,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似乎一切變得多餘。往往平凡的人為一日三餐四處漂泊,曾經似土地為根本,莊稼人的命根子,現如今荒涼,荒涼的三溝兩岔。 

 黃土地裡的墳堆似乎多了,先輩們沉睡在黃土地裡,他們才是黃土地裡的主人,一輩子勞碌在黃土地裡,最後連自己的軀體埋在黃土地裡。 

 任天行站在原地,目光凝視著眼前那座曾經無比熟悉的莊子。 

 如今,這座莊子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只剩下用溼土壘起的大牆,顯得破敗不堪。這些牆壁七零八落地矗立著,彷彿隨時都會倒塌。牆上佈滿了裂開的縫隙,大得連他自己都可以輕鬆地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