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51,萊茵河

  他的衛隊長安德烈-達武因為常年跟著他,最受親信,因此也膽子最大,所以出聲回答了他。“我看到了原野,村莊還有軍人,陛下……雖然那裡是外國,但和我們這裡沒有什麼不同。”

  “是啊,雖然那裡是外國,但那裡和我們這裡也並沒有什麼不一樣。”艾格隆點了點頭,然後又轉過頭去看向東方,“所以,那裡也有我們的安全和利益,不是嗎?”

  雖然他說得雲淡風輕,但是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有些失色。

  因為艾格隆的話,聽上去似乎蘊含著某種威脅性。

  “你們不必如此大驚小怪。”看到眾人突然嚴肅了起來,艾格隆倒是忍不住失笑了,“我只是說,我們的安全,是需要在德意志獲得保證而已。”

  因為眾人還是懵裡懵懂的樣子,艾格隆就開始仔細解釋了起來。

  “世人都說先皇不懂外交只懂軍事,這完全是無知的謬論,誠然皇帝確實犯下過不少錯誤,但是在外交總體上也並非門外漢,而是有他的手腕的。他最傑出的一筆就是通過拉攏和分化,把一大群德意志王公貴族拉到了他這一邊,變成了帝國忠實的附庸,尤其是薩克森國王甚至1813年還在跟著皇帝並肩作戰……他甚至還在德意志境內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亞王國,讓波拿巴家族帶上了德意志國家的王冠,試問之前有法國哪個外交家做得更好嗎?”

  說到這裡,艾格隆反問自己身邊的人們。

  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當然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完全百分百贊同艾格隆的意見,只是如今誰敢像艾格隆一樣臧否拿破崙皇帝的政策得失呢?這種情況下自然是越少說話越好。

  眼見沒有人出聲,艾格隆也不介意,而是話鋒一轉,“當然,他的成功當中也潛藏著陰影,他一方面馴服了這群德意志王公,一方面為了拉攏他們,又把他們餵飽了,他加速了德意志的整合,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在他幫助下擴張領土成為王國,在當時這不算什麼問題,但是在現在來看卻未免有些令人憂慮了……”

  為了提醒眾人,艾格隆說到之後特意加大了音量,“現在德意志表面上還有上百的政治實體,但是實際上呢?我們只要看看地圖,就可以發現德意志絕大多數領土已經被奧地利、普魯士、漢諾威、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黑森和巴登這幾個邦國所佔有,而奧地利和普魯士加起來已經佔據了接近三分之二的領土……這絕不是個好的預兆。

  自從三十年戰爭以來,我國能夠在歐洲大陸上縱橫馳騁,靠的就是德意志的四分五裂,也只有它四分五裂,我們才能夠對各個邦國分化拉攏,各個擊破,讓它無力抵抗我們,而如今它從當初的支離破碎慢慢變成幾個實體,這就是不祥之兆,甚至預示著某種滅頂之災!

  幾十個實體很難有一致意見,但幾個實體就有可能產生出某種共識了,試問假設哪一天他們真的整合了起來並且一致對外,那麼會發生什麼?法蘭西向東的路就會被永遠堵死了,萊茵河就將成為無法逾越的天塹,先生們,你們會接受這樣的情況發生嗎?!”

  一邊說,艾格隆一邊舉起了馬鞭,指向了面前滔滔不絕的萊茵河,“先生們,你們能夠接受自己的視野僅僅止步於此嗎?!”

  “不能!”

  在艾格隆的質問下,在場的軍人們一致回答。

  不過,有些人在心裡還是對艾格隆的“危言聳聽”感到有些不以為然,畢竟在三十年戰爭之後,德意志已經積貧積弱兩百年了,成為了外部各國任意馳騁的後花園,如此漫長的時間早已經讓人們心裡產生了對德意志人根深蒂固的蔑視感,他們很難相信德意志會成為一個了不得的威脅。

  艾格隆對此也心知肚明,不過看到眾人整齊的回答,他還是頗為滿意的,畢竟現在“德意志的統一”還不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危機,他也不需要立刻渲染德意志威脅論。他現在所需要做的,只是在自己的親信部下們面前埋下一顆種子,系統性地闡述自己的戰略,所以現在這個效果就足夠了。